第313章 细枝末节

    第313章 细枝末节 (第1/3页)

    终究还是卷起来了。

    当数十家企业在当天晚上都宣布捐赠不少于2亿美元给正在筹划中的乔泽自然科学基金之后,全世界都要沸腾了。

    当年诺贝尔奖成立的时候,资金池也没这么厚重啊!

    有通宵睡不着觉的好事者,将一家家公开承诺捐赠款项数额加起来,然后发现不算乔泽跟苏沐橙捐的那五十亿人民币,这些大洋彼岸的企业总计合计捐款数额已经破百亿,而且还是美元。

    这换算成人民币都快破千亿量级了。

    而且似乎还在不断有国外的企业加入到捐赠的行列。

    最初捐赠的企业还集中在那些老牌的建筑承包商,紧跟着还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车企也加入进来,用行动来证明这些企业对乔泽自然科学奖的看好。

    效果已经明显到全世界都开始讨论乔泽自然科学奖,关于诺贝尔奖都快没人提及了。

    是,诺贝尔奖基金会据说也管理着数百亿美元。但那些都是各种投资,普通人也没谁有那个耐性去查阅基金会的财务报表。

    这些公司跟企业捐赠给乔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可都是现金,还没有转化成各种股票、证券、贵金属跟不动产的现金,在这个现金为王的时代,如此大一笔钱交给人工智能管理,说不定还能掀起一波风浪。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不止是美国企业,连欧洲企业都开始叛变了。

    诺贝尔奖从某种意义上说可是欧洲的骄傲,这些企业是真的要把学术话语权拱手让人?

    当这些企业都开始用钱投票的时候,原本义愤填膺的瑞典科学院竟然变得非常冷静。没有再发表任何公开的文章或喊话。

    当然这大概也跟他们此时实在没有精力有关。

    能参与那些机密会议,拿到录音甚至对现场会议了如指掌,画出现场速写的都属于科学院里掌权的一帮人。所以是谁把如此机密的东西泄露给记者,导致了现在这种被动的局面?

    内部一地鸡毛,每个人都得防着身边的同事,哪怕真有什么想法,这個时候也不敢随意表态,自然也没可能对外做出什么反应,结果便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乔泽自然科学奖疯狂的壮大声势。

    看着网络上无数普通人开始被洗脑,真去思考这种全程公开的评审模式是不是真的比那种闭门会议要好很多。

    许多人的观念是真的会因为媒体不停的洗脑而改变。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公司把销售策略看得比研发更重的原因。

    当无数人从各种渠道开始了解乔泽自然科学奖的评审办法,发现这种公开的评审模式能让所有普通人都参与到获奖科学家的评审,而不再是所谓的权威科学家时,甚至许多瑞典本地普通人都动摇了原本的想法。

    有一句经典的话术叫,有些权利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数学题或者不会解,但数学家的名字跟有哪些成就拆开了我还看不懂么?

    当然普通人的感情往往是朴素的,虽然感觉乔泽自然科学奖这套评审方式更好,但依然觉得诺奖才是正统,他们单纯只是希望不管是克拉福德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应该改变曾经的评审方式,向更先进的评审方式看齐。

    当然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唯一没想到的大概是,乔泽自然科学奖是用人工智能豆豆来进行动态管理的。并不需要太多人工参与,就能将候选人在评审周期内所有的成果自动转化成相应的贡献度分数。

    直到最后前十名才需要专家介入到评审工作之中。

    如果让评审团来做这件事,那这些评审专家们每天可以什么事都不用干了,就盯着所有被推荐的候选人实时动态。

    这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

    最终科学院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默默的将之前发的那篇文章从官网上给撤了下来。

    虽然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中,给乔泽自然科学基金捐款的都是传统建筑或者制造的老牌企业,在普通人中的知名度并不高。并不像苹果、谷歌、微软、ibm等等这样的高科技企业那么知名。

    但这些企业大都存续了数十年时间,能在之前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本就已经说明了这些企业的实力以及背后深厚的底蕴。更重要的是,跟那些高科技企业不同,这些企业大都是西方世界硕果仅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些企业更是吸纳了最多的蓝领就业人群。每家企业都影响本土数万甚至数十万人的饭碗,更别提还控制着上下游一圈的产业链,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碰瓷的。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高兴。

    比如雅各布斯集团的金牌业务员之一赖恩·杰姆斯。

    刚刚集团内部公布了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之前签署的合同又能顺利推进了,材料危机已经在集团高层的斡旋之下顺利解决。

    这意味着他们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坏消息则是,因为种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集团之前承诺的各项奖励不得不减半执行。当然这可不止涉及到赖恩·杰姆斯一个人,而是整个集团业务部超过三千人的群体。

    甚至不止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