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语言统一的必要性

    第三百六十三章:语言统一的必要性 (第2/3页)

国家中位居第七。

    如果澳大拉西亚的海军规模能够提升起来,说起澳大拉西亚就能够摆脱第八列强的名头,寻求赶超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机会。

    在比较重要的粮食产量方面,澳大拉西亚也有着不小的增长。

    1913年,澳大拉西亚的总耕地面积达到了2741万英亩,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到了1.98英亩。

    这其实也很正常,毕竟大量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基地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移民和农村人口成为工人,农业方面的人口自然有所降低。

    不过因为人口的大规模增长,总体来看,澳大拉西亚的耕地面积还是增加的。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粮食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279万吨,是名副其实的粮食生产大国。

    当然,目前澳大拉西亚生产的大部分粮食,基本都被运到国内的各大粮仓进行战略储备。

    1279万吨的粮食中,大约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对外出口,出口的对象还是英法俄这样的盟友。

    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有多么夸张呢?如果节省一点吃的话,1279万吨的粮食,足以让5000万人口吃上一年。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极其发达的畜牧业,澳大拉西亚的年粮食产量,能够让全国所有人口吃上三年,还是有菜有肉营养丰富的那种。

    单单澳大拉西亚国内的农业,就足够养活澳大拉西亚的所有人口。

    如果再算上这次从阿根廷租借到的黑土地,这些黑土地全部进行农业种植之后,澳大拉西亚的粮食产量还要再提高许多。

    算上整个澳大拉西亚的国土面积,哪怕就以现在的农业水平,阿瑟都有信心养活5000万人口。

    更不要说伴随着人口的发展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的生产也会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听取了首相和各部门部长对于国家发展现状的汇报,阿瑟总体上还是十分满意的。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只要一战获得胜利,澳大拉西亚在一战后完全能够成为世界前五列强。

    甚至如果俄国真的在一战中发生变故,澳大拉西亚将直接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的,世界第四列强。

    届时,英法需要从殖民地回血,对抗美国的重任也就落到了澳大拉西亚的头上。

    虽然这是一个挑战,那也能从英法获得更多的援助,对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英法也不愿意美国在这种时候挑事。虚弱的英法不一定是美国的对手,澳大拉西亚能否抵抗住美国,也就成了一战后最重要的话题。

    简单的年度汇报之后,阿瑟将话题转移到了新接收的殖民地上,询问内阁政府关于新的殖民地的政策。

    “陛下,要想长远的控制这些殖民地和领地,除了进行军事控制之外,也需要在教育上进行一些改变。我认为,在整个澳大拉西亚的范围内,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强制性的进行教学。并且,提高对于非英语学校的监管和限制,只有民众们统一说着英语,能更好的将民众聚拢在一起。”教育大臣斯蒂凡率先站了起来,提议到。

    正所谓书同文,车同轨。想要更好的统一一个地区,相同的文字,相同的制度很有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