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万佛之国
第233章 万佛之国 (第2/3页)
洋装换上棉袄,住破庙、睡土炕、点煤灯、喝咸水,冬天,屋里冷得滴水成冰,一场大风过去,满屋子里厚厚一层黄沙,甚至连喝水,一家人得拎着筐去河里打冰!
与他们多年在巴黎的优渥生活相比,这样的艰难可想而知……
1945年,妻子终于忍受不了,留下了尚年幼的儿女逃离了敦煌,当常书鸿终于意识到妻子的出走,纵马去追时早已经来不及,他在戈壁上坠马昏厥,被人救回来才捡回一条命!
在子女的哭叫声中,常书鸿默默地承受着失去妻子的痛苦,悲痛至极的他一个人站在莫高窟里,看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图》。
他想,萨埵太子可以奉献自己的身体救活一只奄奄一息的老虎,我为什么不能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民族宝库呢?我如果为了个人的一些挫折与磨难就放弃责任而退却的话,这个劫后余生的艺术宝库,很可能随时再遭劫难。
他暗暗发誓:不能走!不管有多少艰难险阻,都要与敦煌终生为伴。
为了守住敦煌,他四处“招兵买马”,只要遇到年轻人,他逢人便问:“你愿不愿意来敦煌?”
他的召唤很快有了收获,此后,一批又一批热爱敦煌艺术的青年们在荒滩戈壁上扎下根来。为了带领大家守护好敦煌,已经在西方美术界赢得荣誉的常书鸿干脆放弃了个人的艺术创作。
他带领着第一代莫高窟人,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几乎是用双手清除了数百年堆积在300个洞窟里的积沙;他们给洞窟编号、测绘、照相、临摹;他们不停地种树,修建了一千多米的防沙墙……
有一位学国画的大学生,名叫段文杰,他响应了常书鸿的号召,临行前,因为牵挂家中妻子和孩子,他计划着就是到敦煌看一看。
谁能想到,这一看,竟是九年后才见到妻儿,这一看,他把一生都许给了敦煌!
段文杰一放下行李就奔向洞窟。第一眼看到壁画时,他又惊讶又感动:一千多年前的画工们,究竟是怎样一笔笔地在这样黑暗的洞窟里创造出如此绚烂的万佛世界?
从那以后,段文杰眼里再没了其他,唯有敦煌!
血气方刚的他,跟越来越多来到敦煌的年轻人一起,拎着一个暖水瓶钻进洞窟,借着镜子和白纸反射的光,在阴冷黑暗的洞窟里,整日整日地临摹,从北魏的佛国,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衣袂飘举、光影交错……
我心归处是敦煌。
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以寂寂无名、鲜为人知的方式,守护着敦煌。
他们远离故土、告别亲人,牺牲了爱情,耗尽了韶华,却挽救了遭受数次劫难的中华文明宝库,让眼看着就灰飞烟灭的“万佛之国——敦煌莫高窟”“起死回生”!
而到了现在,“代代传承”的莫高窟人里,领头的是一个叫钟方容的女孩。
虽然她年纪轻轻,但是她能力突出,并且早早就许下芳心,要将青春乃至整个人生,都献给考古。
当时家境并不好的钟方容,她以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但是她选择的专业,却让很多人为之惋惜。
“考古专业冷门,毕业后可能找不到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