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预生产型”歼10A

    第960章 “预生产型”歼10A (第2/3页)

该算是个大事。

    至少不应该被划分到杂项里面。

    但涡扇10的情况实在是过于特殊。

    在当年进行总体设计的时候,其实就是按照推比10一级的第四代发动机来规划的。

    只是因为华夏在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过于薄弱,迫不得已“缩水”成了一个性能约等于三代半航发的型号。

    因此,这个四代预研的含金量实在是比较低,几乎不涉及任何实打实的技术工作。

    主要是对目前华夏的基础学科水平进行跟踪。

    有必要的情况下提供一些资源推动一下。

    等什么时候条件具备了,把过去被封印起来的涡扇10一解封,应该很快就能掏出个第四代发动机出来。

    由于这个过程的工作量实在太小,常浩南经常会纠结,到底是否要赋予第四代发动机一个新的型号。

    还是干脆就叫涡扇10G完事了。

    实际上,真正需要他下功夫预研的,是更下一代的变循环技术。

    只是那个确实还有点远,至少不是2002年需要考虑的问题……

    然而,就在常浩南这边一切准备就绪,只等着年度大会召开的时候。

    一个略有些突然,但倒也不算出乎预料的邀请被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歼10A,将在2001年12月15日进行预生产型试装仪式。

    而常浩南虽然没直接参与十号工程研发,但对歼10A这一子型号的发展却堪称居功至伟。

    受邀出席,倒也再正常不过。

    唯一的问题是,这一天,恰好也是航空动力集团原定召开全年总结大会的日子。

    连通知都已经发出去了,也不好因为常浩南自己一个人而推迟。

    所以,只好由其他人代劳了。

    ……

    对于常浩南来说,这种交付仪式,当然已经不陌生了。

    只不过,倒还是第一次在蓉城参加。

    12月的川省,虽然不是关外盛京那样的严寒,但湿冷的气候也让他一个北方人不太好受。

    所以,在下飞机之前,常浩南还是特地披上了一件军大衣。

    好在和当年第一次来蓉城的时候相比,如今他的专机可以直飞到132厂的黄田坝机场,省去了在地面上乘车折腾的麻烦。

    当然,从另一个层面上,蓉飞集团这些年靠着卖歼7F赚了不少,也不至于继续拿当年那些在山路上恨不得随时能散架的杂牌越野车充数。

    走下飞机之后,常浩南一眼就在舷梯下面不远处看到了负责歼10研发的“三剑客”——

    薛炽夀、宋闻聪以及杨韦。

    相比于上次见面,前两位都明显变得苍老了许多。

    尤其是宋闻聪。

    他在被召回来主持十号工程的时候,年纪其实就已经不小了。

    到2001年这会,更是已经71岁高龄。

    实际上,在歼10A研发的后半段,宋闻聪就已经开始逐步向身为副总师的杨韦转移项目的指挥权。

    至于目前仍然在试飞的双座型歼10AS,则直接就是由后者挂名了总设计师。

    三人分别上前,和常浩南或是握手,或是拥抱地打了一番招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