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诸子百家·问道东莱

    第二百五十一章:诸子百家·问道东莱 (第1/3页)

    “轰隆!”

    又几日,临近与老子相约的东莱之国,此时天象大变,暑日急速转凉,快步入了秋。

    立秋……

    “这雨水,怎这般灵性?”

    风允骑着九尾,在山间而行,周遭玄气化作蓬盖,为其避雨。

    可仰头间,风允还是撤去了些许玄气,让丝丝落雨,坠入手心。

    一股带着灵性的气息,从手中蒸腾。

    “是昆仑变化,所带来的大势啊。”

    风允通晓万物有灵,自然清楚这灵性之息,落入万物之间后,会带来的变化,按照后世之说,可称为灵气复苏。

    这是万物的灵性复苏,万物的大势。

    “恐万物中,诞育妖精鬼怪者,将多矣。”

    风允无奈,这是天地之间,万物的劫难,但也是机缘。

    大劫诞英雄,也就是气运所钟之生灵。

    对人来说,就是诞育气运之人子。

    对妖来说就是气运之妖子。

    正如风泽之恶风,就是万物启灵的一种。

    若无遏制,很可能各国之中,都会因为这灵气复苏之势,而陷入妖邪之灾祸中。

    但,又如何遏制呢?

    天生地养之物,满目皆是,可谁能启灵,化作妖邪,如何能预知,预防?

    莫不能全都杀尽……

    “走吧,先去与老聃先生一论那少昊国之事,不知为何,竟如此重视,必是大要。”

    轻拍九尾,继续行在这山间。

    其实说是山间,实际上都是些矮山,往下望去,多是一望无际,就些许树木遮挡罢了。

    走此绕途,也是为了规避来求学之人。

    要知晓,在清楚风允欲往东莱而去,会见老子后。

    对于当世的两位近圣之人,敬仰者数不胜数。

    其中东地来求学者多矣,皆在路旁等待风允,想得到如函谷关之关令那般的机缘。

    但等到风允入了这东莱之地,这些人都不曾看见。

    至于入东莱……

    东莱国,东夷也。

    不过此东夷,性情温和,不曾侵入周礼之国,与之互不侵犯,而是以鱼盐冶炼为业,此国之民,耕种勤劳,人高马大,是为一大国也。

    但即使如此,《周礼》之国人,也少入,以免受其之危。

    此刻闻风允入东莱,一些求学者,皆踌躇不前,担心入危险之地,也不能得风允传道,遂选择在东莱之外等待。

    唯有胆大者,方才敢入……

    踏步而入,此山风允知晓,是为后世之崂山,位于东莱之西南角,在山下,就是东莱之邻国-诸国。

    刚至,风允就感觉一股莫名之力,在寻他。

    福灵心至…

    需卦——下天上水,卜算之本,天机乍显之术!

    原是他……

    风允有感,恍惚见一人,也就放任了此术……

    “风子,一路可安好?”老聃此时,却坐在山顶之石上,望向骑九尾而来的风允,淡笑而抚须,目光幽幽,似乎在望风允身后,那抹看不见的人道之势。

    “允一路尚安,但天下,万物生灵,妖邪萌生之态,已显,在途径州国时,就曾遇见有石启灵,因所知所感,所选择而生恶,化作妖邪,差点吞吃了一幼孩。”

    风允将自己对灵气复苏,大劫大势,气运之子一说,告知老子。

    老子颔首,目中也满是惋叹。

    “这是天地的运行,所带来的变化,按照这样的势态,恐会连绵数百年之久,此数百年里,人族不知如何能安啊。”

    闻老子言,风允所思的是,后世那春秋战国,近四百年之战乱,分裂而合,合而分裂,战伐不断,人不知生也。

    但如此大势之后,华夏一统,千古皇帝出,为后世数千年开辟了统一理念,让众人认同。

    “老聃先生,您对此大势,可有想法?”风允询问。

    他对这大势,有悲哀,但也有期待,这就是人道,不因一时之人族而长善,也不会因一时之人族而长恶。

    “看法…”老子抚须。

    “且先论少昊国吧,如今的大势,却可以此为破口处,为你我二人寻道。”

    寻道?

    风允却是愕然,他们的道,在此?

    老子见此,笑道:“老夫寻此地时,也是如此惊愕,原道在此啊。”

    “少昊……古之遗国,不知其遗落之处。”

    老子挥动衣袍,却见身后刮起骤风,而风中林动,树枝分离,露出一块大石之上,道道扭曲的图案。

    这是风允不曾经过的字。

    但却能从中看出些许可能。

    “这是通天建木?”风允指向一字,仿佛看见了巨人怒撞,树倒而天倾。

    “是,而这个字,在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