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玄道·风子

    第一百七十一章:玄道·风子 (第2/3页)

帝,大禹亦然……

    就近来说,文王创《周易》,为周易之道,是为明确所记的圣人……

    武王伐纣,改天换日,以天子建国,诸侯安家为天下新规,成为圣君……

    而再近一些,众人皆知晓的道——

    周公旦以《周礼》的礼道,为周王朝的新矩,也是此时的第一显学,束缚了数百诸侯国,整个华夏主流,可见道之威力。

    礼道显学外的显学,还有——文道、武道、炼气道、气运道。

    除显学外,也还有隐学,其多为文武炼气、气运的分支,或补充、或其余。

    就如周公旦之文易-《解梦》。

    太公之武统-《兵法》。

    皋陶之治国-《刑典》。

    女娲之巫道。

    等等。

    此时风允与老聃的道,隐隐成型,其上道相就是最好的证明。

    闻道,这是入圣之基。

    是天下异人都梦寐以求,终生难得之机。

    如今,曾国有学之人都不由望来,聆听其道,欲从中找到自己醒悟之言。

    再看亭下——

    “阴阳之变,万事万物,皆有两面…”

    风允的道相之后,一轮阴阳鱼栩栩如生,交玄不断,一展阴阳之变化,万物之始终。

    老聃诧然,盯着阴阳图,口轻呼:“你发现了道的模样?”

    随即一愣,突而大笑。

    其笑声穿透了整个曾国。

    笑毕。

    “小友之道,老夫大赞而无论,同道而相望也。”

    “但老夫有一询问。”老聃似透过亭顶,望向风允的道相,眼含赞叹,却也不犹豫而言:“敢问,小友是欲让世人皆行,还是独自行此道?”

    世人皆行,需将道广传世人。

    独行此道,是为出仕一国,以一国而行世人。

    此二者,一为师,一为君。

    风允不假思索说:“若是可以,我希望世人皆能自己。”

    “同时也望国能重民而得民之重,与民同乐,乐中取道,使人族繁衍生息,永不绝也……”

    风允目光诚恳,但他却不知此话让老聃久久难语。

    老聃眼中,似乎看见了春夏时的野草,自由而长,比之他的少私寡欲,无为而治来说,这是另一种极端,肆意行欲,其欲因人而异,异却同存。

    因为极端的不同下,囊括了世间所有的思想——人性。

    或者说,这不是极端……

    望着那代表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的阴阳鱼眼,老聃沉默许久,才说:“这样的情景,老夫只能想到蛮荒无火,无部落之前的原始之时,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可是那样原始,贴合人性的世界已经不在了……怎么可能一直存在,延续下去呢?”

    风允淡笑,眼波平静。

    “先生,所谓玄道也只是给人族多一份选择,仅此而已。”

    老聃不再言,只是看着风允。

    “哈哈哈……”

    突而笑道:“吾言顺世行,御人心,风君却言顺人心,御世行,大妙……”

    笑过后,老聃起身。

    风允亦然。

    两人明白,此番论道,已然结束,两人都大有所获。

    老聃爽朗大笑,缓缓离去:“道可道,非恒道……”

    随即,老聃气势越盛……

    后天……

    先天……

    先天之顶,临于圣人之前……

    随着这股气势出现,曾国之中,不管是本国的异人,还是临国参与礼乐雅会的宾客,都大惊而呼!

    “临圣之人?”

    惊呼之声不绝于耳。

    “嗡!”

    风允与老聃最终对视……

    “玄,众妙之门……妙哉。”

    天空的道相消散,化作一青牛而下,为老聃之骑。

    计然从两人论道的道韵中醒来,前往为老聃牵牛。

    老聃留下赞叹之声,两人悄然离去,院口那些聚来的人都无法发现……

    一时间,只剩下风允还站于亭中。

    ……

    “风君,此人,到底是?”屈原醒悟,面红耳赤,眼中神情激动不已,他紧忙上前询问风允。

    风允往之远去的方向,眼含赞叹道:“老聃……亦可尊为:老子。”

    子,此时是对有大智慧,大学问之人的尊称,其氏后添‘子’,博学有得,后学敬佩也。

    “老聃…老子?”屈原低喃,又望向风允。

    “风君是否也可称为子?”

    风子…

    “哈哈,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