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孙叔敖·问风君

    第一百六十九章:孙叔敖·问风君 (第3/3页)

……吁!”

    快马奔来,马车外传来一阵马蹄之声。

    风允未曾拉开窗帘,也知晓是一队骑兵。

    “风君,此番就由余护卫您前往曾国。”昭阳的声音从窗外传来。

    风允回应:“有劳司马。”

    “风君一路顺遂为上。”司马话毕,又对那些骑兵指令,护卫好其余车马。

    待到屈原之驾也到,这才启程,从楚国郢都城门,列队而前。

    其曾国,汉水之邻,大国也,此番早去,也是一表楚国尊《周礼》之心。

    路途之上,昭阳骑马,拉开窗帘,递来一柄长剑。

    正是龙渊。

    “风君,可否告知是何人铸此剑,竟如此不凡。”

    风允接过龙渊,其声一震,似在欣喜。

    昭阳望之,心中失落。

    龙渊有灵,不得他用,即使他得到,也无法拔剑以敌,如同废铜。

    风允将龙渊轻轻安抚,对昭阳道:“铸此剑之人,无心入一国,其铸剑为命,余不欲毁之。”

    昭阳惋惜。

    却又道:“不知可否借风君之口,为余铸剑,若大师有所缺,余可为其寻。”

    如今的长剑为青铜剑,刚硬十足,却也约束了其剑身也就比匕首长些,不然恐断。

    而龙渊却是铁剑,如同银龙,长而肃穆,比之青铜剑长上不少,更易对敌。

    “司马之心,余明白。”

    武人,谁不喜欢有一柄好剑呢,即使是君主、君子,也都是以佩剑为礼。

    “不过剑有灵性,其自认主也,若是有缘,我想你会遇到所钟之剑。”

    闻此,昭阳知晓风允不会说出铸将大师,以及为其引荐之念,遂告辞而退,也不作纠缠。

    夜晚,马车暂歇,篝火烹食。

    “风君,请。”屈原以木盘,捧来肉糜羹,恭敬有礼地端到风允面前,在肉糜之旁,还有蔬菜瓜果,甚至还有一杯温酒,可见楚之饮食,即使在外也不含糊。

    风允谢过,屈原不敢应之。

    “风君传余玄门之道,原应当以师礼俸之,怎敢当得谢。”

    为风允掌食后,屈原才退避,去食。

    风允无奈。

    屈原心思活络,思维灵动,但却对这尊礼护国之事,不敢违。

    而这时,一甲兵来报。

    “禀昭阳司马,扬粤来报…”

    那甲兵不语,望向正食的昭阳,示意暂避。

    昭阳点头,与其后避私言。

    不多时,昭阳走回。

    屈原望去,似在询问,但也不强求。

    昭阳道:“扬粤与鄂国交战,我们还需绕些路,以免接近了两国交界,徒增麻烦。”

    屈原点头,

    “我们只为前往曾国,还是安全为上。”

    屈原倒是不晓得其中缘故,风允闻声,望向天空。

    夜空阴霾,这秋风之下,略显凄冷。

    “兴亡之间,皆是国民苦痛。”

    风允也知晓,奇袭扬粤是最少伤民,就能让楚国那些扬粤之战胜利的计谋,至于战后如何,那些扬粤逃离的权贵宗族要报楚国之仇,也不过是徒劳无功了。

    而楚国,也不会放过将扬粤彻底吞吃的机会。

    只能说,大战不起,小战不停。

    “兴亡交替,也是大势所趋,人族的延续,离不开合并。”

    风允没有悲天悯人的心态,略微感叹一声,他并不会阻止楚国的行为,站在人族未来的角度,大势之下,扬粤与楚国,必定会有一个消失。

    “风君,您认为扬粤宗室在败逃后,会如何?”昭阳来至风允面前,想一听风允对战局的推演。

    可惜,让昭阳失望了。

    “不在其位,余不谋其职,吾非楚国人,也非扬粤国人,若站在人族角度,此时几国之间的状况已经是最优之解,何须去再干涉呢。”

    昭阳闻之,还欲再说。

    风允食毕,起身道:“扬粤与鄂国战,其已入绝路,楚非残暴无能之君,胜败已分。”

    风允缓步而离,回归马车,也不去管外面几人对扬粤和鄂国交战的所思所言,拿出礼乐之书,继续翻看。

    此时,前往曾国,一习礼乐才是风允的首要事,

    而扬粤……亡国非亡民,楚国国家志向远大,可不会行坑杀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