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四千)
第一百四十九章:《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四千) (第1/3页)
计然离去,风允这才疑惑地翻阅扬粤典籍宫中的典籍。
“夫子,这扬粤的大宰为何如此……怪异。”
邹衍看出来了。
风允淡笑:“扬粤大宰,乃是宋国人,其出仕在扬粤,却多懈怠,或许……”
“嗯……运气而养生?”
风允诧然。
不过是翻了几篇竹简,就看见一些古怪之言。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风允默默而读,一旁的邹衍见之,亦不敢打扰风允。
“这言论,为何古而玄呼?”
这扬粤的竹简,其上文字不似今朝,更像是商末的文字,风允默默试读,以照篆文与形,阅读其上之言。
“这是大宗医书?”
阅读几番,风允讶然其上的所记。
何为大宗,其为源头,是为本源,而医书……
“古之巫医,而如今巫与医已经分离,其分离之期应是黄帝之时…”
风允正思索着,却见那书上之言,微微一愣……
“黄帝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这……黄帝之言?”
“莫非此为《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其名之广,现实之时风允也有耳闻。
不过其内容风允却少有知晓的。
此时观阅之书,见黄帝之问,风允能断定,这医书应该就是黄帝至商末的一个阶段所做,其上之言,可明显看出,非一时之一人所做,因其朝代不同,所记叙的手法大不同。
应该是有心之人收集在此,遂多有杂乱。
其中,那运气之言最为具体,运气之外又以养生之言居多,其外,还有些经络、脉象之言,不过残缺,风允也无法从中确定完整的人体经络、脉象。
“此书大才,应是商时所遗,被扬粤宗室带来此地。”
扬粤是商汤后裔,有些商汤遗留也是应该。
“若真是《黄帝内经》,怕不亚于《周易》之言。”
但这书直接丢在此地……
“怕是有缺。”
风允心头已有了预料,随即将那些竹简兽皮,帛书金文,搬到案桌旁,见到桌面有几份竹简,他微微迟疑。
打开一看,原是些诗歌,也无多在意,推开在侧,就拿起那些医书一一观阅。
邹衍抬眸,他对这些医药之书可没有兴趣,就拿出《女娲十月历》,继续研究。
随着翻阅,天色昏暗,这店内的柴火都添了几次。
夜里,一扬粤内侍前来。
“风君安。”
风允抬眸,望之微诧。
“不知何事,可是大宰有安排?”
内侍点头。
“大宰命我传讯风君,这几日大宰外出,而待我扬粤查明楚国之心后,再召见风君,与王论事。”
风允点头,无多询问。
等内侍走回,风允将已经看毕的医书堆放好,继续去拿。
“夫子,这些医书很重要吗?”
邹衍拿起一本医书观看,其上却满是他看不懂的草药医理。
风允道:“百越盛行巫医之术,之后我也欲以巫医为百越传承,如今在扬粤观到医书,怎能不看。”
将另外一堆的医书,搬到一旁,风允拿起一卷,就要观看。
邹衍却还是不解。
“夫子,您并不擅长巫医之术,为何要让巫医成为百越传承呢,若是以您的玄法为传承,岂不是更方便……还有农事,这也不是您的所学,可您一路上都在研究它。”
“衍认为,您在巫医和农事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对您的行政是一种阻碍。”
闻言,风允摇头。
“衍啊……这百越并不适合玄法。”
“百越国蛮野,重农可为其存粮,无忧生存,而重医可助其狩猎战事,无忧国外。”
“玄法……暂不适合百越。”
玄法,乃是风允在女娲成道之道中所悟。
是个人的成道之法,不适用于寻常庶民,难以普及,这是玄法的弊端,风允也暂时无解。
“好了,去休息吧。”
邹衍点头,缓缓起身,离开典籍宫,前往安排的宫室休息。
风允摇头失笑。
邹衍是士族,士族多是发号施令的群体,劳作之事甚少。
毕竟,士、农、工、商。
这也是一种阶级。
“这医书…过于残缺了。”
风允不去想邹衍之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