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借粮·刑典(四千三)

    第一百四十四章:借粮·刑典(四千三) (第3/3页)

冬迎春啊。”

    风允并未说假,邗国的五千石根本不够养活这么多的甲兵和那些东耕之民。

    一万石都是精打细算所求的数目。

    何况,风允还欲招揽古艾之民,这笔开支,让百越国其余之民,都要去冬猎,以备不时之需。

    但……

    “不瞒先生,如今百越新政方立,若问民借粮,这无疑是为新政施行添加阻碍。”

    “民以食为天,可不是假话……”

    “我这施政者若连粮食都无法保证,他们如何会继续支持我的政策呢?”

    风允摇头,微叹。

    而一旁,老先生闻声后,目中紧张,试探道:“风君啊,百越需要多少粮食呢?”

    风允低眉。

    “需一万石啊。”

    “啊,这…”

    一万石,这对大国都非小数目,何况是桐国这样的小国。

    不过,又听风允道:“此先百越以出兵两万,驻守古艾与邗国交界为条件,借了两千石,之后又以结盟邗国,再去结盟桐、英方,最终出使扬粤,以平彭蠡泽周遭战火为由,又得了三千石。”

    “如今却是还差五千。”

    “五千……”老先生蹙眉思索。

    桐国人十多万,其田地不丰,国之军备,宗室花销,官员俸禄,宫殿维护,上贡周朝,每逢祭祀又要大办……

    一年下来,其税收余粮,也不过万石之数。

    积年则粮坏,还需应急…

    这一万石,桐国拿得出,但会伤及根本。

    不过五千之数…

    桐国虽不比邗国大,可也能硬着拿一些。

    可……

    还需考虑。

    “要不,从我私库中……”老先生低喃。

    而此时,又有甲兵来报。

    “风君,外面有一自称管仲之人,来寻您。”

    风允点头。

    “领他进来吧。”

    而另一边,老先生起身道:“风君,此番多客,老夫就先归去,明日再来……这刑典,风君可得细看啊。”

    离去时,老先生又再提了一次,这才踌躇而离。

    远见老先生离去,风允淡笑。

    一旁邹衍小声道:“允师?”

    风允颔首。

    “你倒是看出来了。”

    这就是风允的直言借粮,不过倒是给了两人缓和的余地。

    “桐君会借粮食给我们吗?”

    邹衍看那桐君,也是个有想法的人,而非只听臣下的君主。

    风允含笑道:“会的。”

    风允将那份刑典拿起细看。

    而管仲也在这时进来。

    “风君安。”

    管仲低头,却环顾四周。

    看见规整满满的书籍,又见风允之塌就在殿中,不由艳羡,惊叹风允名望,引得桐国这般敬重,竟以一国典籍宫这样的重地做寝。

    这对文人可谓是极大的尊崇了。

    “衍,去拿皋陶之刑给他看。”

    风允不欲亲自教导管仲这皋陶之刑,只希望他自己去看,领悟其中皋陶的大德之心。

    虽说风允对皋陶之刑中的德,也有不看好之处——太过仁德,却忘记人之恶性,多以小施惩戒为主,以至于恶人少罚,滋生恶心,德不再德,善被恶欺,多有冤假错案,罪行治而不止……

    但恰好那三点极强的思想,正能中和管仲法治——以利为先,中的不足。

    其一,强调德法结合,施以仁法,法之外有人情。

    其二,强调民本思想,即重民、爱民、惠民,关注民生,听取民意。

    其三,司法公正,君民皆同。

    “希望你能有所感悟吧。”

    管仲接过邹衍递来的皋陶之刑,目视之后大惊。

    “这是圣人皋陶的刑?”

    风允点头,他说为管仲寻一位圣人师,自然做到。

    “已得桐君首肯,你尽可观阅。”

    “汝之法治,与之刑结合,方能刚柔并济,得其圆满啊。”

    管仲的法治就是太刚,风允才想到用柔刑来中和。

    虽说如今的周礼之刑也有柔处,但那是对士大夫阶级的柔,而士大夫只是管仲归类的四民之一。

    那其他三民不顾了不成?

    遂,风允才有此心。

    “多谢风君,风君引路之恩德,管仲难以为报。”

    风允摇头。

    “给你皋陶之刑,并非求报,只望你能繁荣一国,为人族盛况,添一道璀璨岁月。”

    管仲闻之一震。

    “为之人族?”

    他尊敬道:“风君不局限于一国,而观人族昌盛,让管仲拜服。”

    风允闻言。

    摇头。

    “去看书吧……”

    “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