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拉大佬入伙VS阿瑟一岁了(二合一)
212、拉大佬入伙VS阿瑟一岁了(二合一) (第1/3页)
写完了剧本,陆恒就让影视部注册版权,随后把剧本交给旗下几个编剧、导演传阅,他们看得差不多了,陆恒打电话把韩平请了过来。
韩平看剧本很快,看完后他没吭声,缓了好一会儿后才抬头看向陆恒,竖了竖大拇指:
“你确实天生是吃这碗饭的。”
说完后,他又话锋一转:“但是——”
陆恒笑道:“但是还有些问题是吧?”
韩平哈哈大笑,随后点了点头:“虽然有些问题,不过以我的经验来看,主要是一些细节方面,或者拍摄成本的限制等等因素。”
陆恒道:“我找您过来就是这个意思,我一个人毕竟不可能面面俱到,您经验丰富,也参与过历史大片和战争片的制作,找您跟我公司的导演、编剧一起碰一碰,争取把这些完善。”
“这很有必要。”韩平道,说着他一脸欣慰的看着陆恒:
“你都有现在的成就了,难得的是还不骄不躁,很好,继续保持,以后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觉得自己多牛了,就听不进意见。”
指了指手上的剧本:“老曹当年要有你这么冷静,不贪功冒进,大冬天的南下,还跟南方人打水仗,估计他也不会遭此惨败。”
陆恒知道他在提点自己,笑着点了点头:“我晓得。”
韩平乐了:“怎么学我们川人说话。”
陆恒笑着纠正道:“我们老家也有这个方言,可不仅仅川话哈。”
“原来这样。”韩平笑道,随后感叹道:
“如果老曹当年北征乌丸后一边休养生息,一边徐徐图之,看似时间慢了,但其实真这么搞,速度不见得慢,反而他赤壁之战后缓了好几年恢复元气,如果不是他是曹操,仅这一场大败仗,他的统治就稳不住了。尽管他能压住,但也失去了短时间一统天下的契机,还给孙刘好几年的缓冲壮大自己,此消彼长,时间多耗了几十年。”
陆恒点了点头:“是啊,欲速则不达,他太着急了,担心让孙刘发展壮大,却没仔细想自己的问题。历史上不光曹操,他这都已经是活教材,算前车之鉴了,但一百多年后苻坚又重蹈覆辙,都是北方打南方,巧的是连兵力也都是八十万……”
淝水之战高中历史就有学,陆恒一个文科生还算熟悉,当初陆恒的历史老师讲课从来不带课本,大概是讲了好多年滚瓜烂熟了,课本的讲完了,就开始东扯西扯,带出一堆相关典故或者八卦,而陆恒他们则听得津津有味。
韩平听完后则道:“其实苻坚也不是没参考曹操,曹操打完乌丸没多久就南下了,而苻坚当初重用汉人宰相王猛,王猛在世的时候一直反对,理由就是根基不稳,东晋还有长江天险,苻坚就没再坚持,按照王猛的策略休养生息,直到王猛死后七八年,苻坚觉得时机成熟才南下。虽然后来失败了大家都笑话他,但放到打仗前,其实都觉得他准备已经很充分了,至少比曹操强太多了。”
“这是运气吗?”陆恒笑道。
“也不算吧,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你看又过了一百多年,杨坚也是一样的情况,但他就成功了。”韩平道。
陆恒在记忆里翻了翻,点头道:“这倒也是,苻坚那时候的东晋已经稳定,杨坚那时候的陈国已经烂到家了。”
韩平点头道:“这是其一,算是天时吧,也就是时机符合,你要是了解过两场战争的过程,就会知道苻坚也同样冒进。”
顿了顿,韩平道:“南方能够割据,主要凭借的是长江天险,一般都会有荆州和建康两个防御重点。连司马炎这样的中庸之才,当初西晋从北面灭吴的时候都知道,要先在上游取得突破,防止被两个军团合击,才能取得胜利。”
说到这里韩平摇了摇头:“但苻坚是怎么做的?他根本不等荆州取得突破,就急吼吼地带领中军孤注一掷,能赢才是见了鬼。”
陆恒恍然,哭笑不得:“敢情他跟曹操比也没强多少,虽然准备充分了,但还是太着急了。”
“是啊。”韩平道:“杨坚就不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