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闪击战

    第四百零六章 闪击战 (第1/3页)

    大宁的房宽南下。

    几十名军官商讨可能的战事。

    朱高炽听着军官们的讨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朱高炽只盯着大方向。

    “再给大宁三个月的时间,九千职业军就能磨合好,最终形成以九千职业军为主力,一万五千后备军为辅,三万卫所兵随时待命的局面。”

    “北平目前三万职业军,六万后备军,整个北平军籍人员另有三十八万。”

    三十八万,包括军户和军籍工人。

    不到最后的时刻,是不会动用这股力量的,会对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是最后应急的力量。

    “如果有人来攻打北平,预估兵力能超过五十万。”

    “我建议依托铁道线,前期保持守的战略,战场预定为山海关,大名府与河南交界处,河间府与山东交界处。”

    “借助铁道优势,形成大军合力,一举击溃敌方主力,此时开始转守为攻的战略。”

    朱能没有明说敌人是谁,但是在场的人都知道敌人会来自哪一方面。

    说起来很奇怪。

    朝廷至今没有动静,但是他们不得不防备。

    其实大明并不缺兵。

    庞大的军户,以及地方上的民兵组织,大明随时能拉起上百万兵,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重要的是军事物资和后勤补给。

    有再多的人,没有后勤补给,没有军事装备,那跟普通老百姓没有区别。

    无论古今都是如此。

    而只有工业化,才能让后勤补给和军事物资要比传统农业社会高效百倍千倍。

    这就是北平的威力。

    北平可以真正的拉起数十万大军,至少在北平行省,大宁,开平,陕西部分地区,山西部分地区。

    这数十万大军的威力就可以彻底发挥出来。

    但是随着离铁道线越远,那么这个效果就会越来越被磨平,甚至越深入内地,这个优势会逐渐变得跟原来一样。

    哪怕后方有再多的物资,可路上消耗十倍,人力增加十倍,那就是最大的瓶颈。

    这也是小势力敢对抗大帝国的原因。

    你大明有百万兵怎么样,你全部投入到我这里呀。

    真有这个能力,就不是农业国家了。

    每一次举国兵力,无论胜败,对于农业国家自身已经先伤筋动骨。而工业国家可以。

    铁道让国家的力量可以集中到一个地方。

    这个道理军官们懂。

    所以他们制定的计划就是出自这个原因。

    朱高炽也能理解。

    但是朱高炽想的是山西。

    晋王应该要死了吧。

    “陕西行都司的宋将军,我观此人是不愿意内战的,但如果皇爷爷下诏,此人必定全力以赴。”

    历史上。

    此人只派了他的儿子帮助朱允炆平叛。

    而他的儿子战死了,此人并没有率军离开陕西行都司,在朱家得出胜利者后。

    他很轻易的向害死他长子的朱棣投降了。

    但如果战事发生在今年就不同了,朱元璋的威望可不是朱允炆能比拟的。

    “陕西,山西,辽东三地皆是北境的精兵所在,如果落入了朝廷手中,对我们是不利的。”

    “目前陕西还算稳定,但山西晋王叔需要顾虑。”

    “陕西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