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发雷霆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发雷霆 (第3/3页)

层的裤子,《醒世姻缘》一书中,明代人穿的单裤,和后世的长裤一样。

    普通百姓多穿自己编织的草鞋,也有自家纳的布鞋,工厂定制的黑布鞋,无论用料还是做工,比自家做的要精细。

    每名工人两套,女工多一双半袜,也就是袜子,自古就有,大多数的款式是无底高筒,其上达与膝。

    这种高筒袜,在西方是贵族女才穿得起,而明朝寻常富农家就有,是生产力差别的体现。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古代的儒家文化逐渐扭曲,社会对妇女的打压也逐渐陷入高峰,有了缠足的风气。

    半袜在缠足妇女中使用开来。

    工厂定制的半袜,低筒有底,至脚踝处,即让女工保留了美感,又不至于过分保守。

    工厂的车间环境,以及工程队的施工环境,工服不光穿起来具备美感,主要令人们舒适,工作起来也方便,很快就获得了欢迎。

    北平和应天府不同。

    应天府的经济发达,街面上有些许成衣店,而北平的街面,主要是订做,或者市民买布回家自己缝制。

    如果是农村百姓,不少是用自家的麻面纺粗布,用来制作粗衣粗布,也就是自给自足。

    不过后者的生产模式,会随着衣服价格的降低,社会分工的明细,百姓们会主动淘汰。

    面对中华重工长期的订单,北平原本的几家铺子扩大了生产。

    少则雇佣两三户,多则雇佣七八户,甚至十几户,开始诞生小作坊模式。

    制作帽子的,制作成衣的,制作鞋子的。

    外柜的管事有人提交了报告,想要建立制衣厂,这项建议被朱高炽否了。

    朱棣得知后,叫来朱高炽。

    朱棣这段时间,经常思考长子所讲的工业理论,有了一些理解,刚接受了集中生产,却听到长子又否决了此事,产生了疑惑。

    “纺织业集中生产不是好事么,能促进生产力,为何你要拒绝?”朱棣满脸的纳闷。

    “父王能不耻下问,令儿子极为佩服。”

    “好好说话。”朱棣瞪了眼。

    朱高炽收起笑容,不再打趣朱棣。

    中国模式不是胡来,他打破了二十一世纪的经济理论,看起来是野蛮生长,其实也是暗合逻辑的。

    乡村企业,是工业化道路的互补。

    通常被外界认为不过是国家特有的扭曲产物,是人为推动出来,属于违背经济理论的现象。

    可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模式的乡村企业,和英国原始工业化浪潮一脉相承,具有相同的意义、机制和规律。

    “这些半工半农的小作坊,补足了工业化前夕,还兼顾不到的地方,为转变全职工人和规模化大工厂生产提供了支援。”

    “工厂产生了先富的人,先富的人创造市场,而这些小作坊,吸收了农村富余的人口,间接促进了市场。”

    “简而言之,同工不同酬。”

    “虽然都是工人,而中华重工的工人在天上,小作坊的工人在泥潭中。”

    朱棣皱眉起来,老大说的话有些令他不舒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