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贞元二十六年的那场座谈会

    第265章:贞元二十六年的那场座谈会 (第2/3页)

时代。

    那完全就是牛头不对马嘴。

    只会造成更大的矛盾。

    他是监国太子,是威望如日中天,是权倾天下。

    这不错。

    但是也不能代表着,他能和天下人为敌。

    故此,三日自后,看完报告的萧奕将这些报告彻底抛下,重新在自己的总结笔记上列举了几个词汇。

    第一条:国法大于家法。

    第二条:两税法。

    第三条:一条鞭法。

    第四条:摊丁入亩。

    第五条:青苗法。

    第六条:永不加赋。

    这第一条的意思也就很简单,就是字面意思,一定要加强法治建设,加强依法治国,并且也一定要促进国法大于家法,任何的私人家法,也要遵循于国法。

    不能杀了奴仆,那就是奴仆该死。

    奴仆也是一条人命。

    卖身契不是卖命契约。

    只有这样,法度才算是真正的提高到一个公平、公正、公道的水平线上。

    第二个就是两税法,这个是唐朝时期施行的税法,也算是一个仁政。

    而如今的大乾其实也和唐朝时期差不多,发展也到了一个鼎盛时期。

    有着贞元盛世,到现在,其实有一点儿像是唐高宗了。

    大乾的地域面积也和那时候一样,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安东都护府等,然后就是管制制度,民生生计等等。

    不过嘛。

    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首先自然是执政者的不一样。

    大乾的掌权者是萧奕,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一个穿越客。

    就只是这一点的不一样,也就能产生更大的不一样,比如海商的发展。

    仅仅是这一点带来的变化,就是无可比拟了。

    两税法,不是说要收两种税,而是说,朝廷以前收税是没有规划,也没有一个时效性,今天下乡收一次,明天还要下乡收一次。

    然后呢,老百姓今天杀一只鸡,明天是不是要杀一只鸭,以此来招待一下收税的官差们?

    谁敢在这时候招待不周?

    那岂不是直接给自己找不痛快,给自己找麻烦?

    而两税法,就是一年只有两次收税的时间,年初春耕之时收一次,年末秋收之后收一次。

    官差们也就一年两次下乡收税,并且还是在促进春耕和监察秋收之后。

    老百姓们也就能一次性把好几个官署的下乡官差们给招待了。

    所以说,两税法是一个仁政。

    一条鞭法,自然就是一条鞭法,却又是经过了改良、删减之后的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为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桂萼在嘉靖十年提出,之后张居正于万历九年推广到全国。

    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这是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