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太子南巡,人心惶惶

    第258章:太子南巡,人心惶惶 (第1/3页)

    七月并不是一个适合出行的时间。

    尤其是往南方去。

    对于太子殿下而言,七月尤其显得不合适,因为他这一走,今年的中秋祭祀与秋闱科举取士、殿试全都要错开。

    但是,身为一个监国太子,什么时候离开京师是不耽误事情呢?

    只是说,每一次的离开,也都是有必要的,也是迫不得已,一定要去做,也必须去做的事情。

    而这次南巡,乃是经过朝廷重臣们的细致讨论,与萧政上奏,表明了情况之后才下定的决心。

    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东南之地人心不稳,一个海商的发展,抑制土地兼并的国策,相对来说,触碰的利益最大的便是南方,不管是镇压,还是说疏导,总得要在秋闱之前去一趟,不能由着南方这么闹下去,一旦真的乱起来,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不然的话,南方那里每见到一个国策就觉得是朝廷在针对自己,到时候,那就真的是官逼民反,而造反的人,必然是江淮之地的世家大族,也必定是他们裹挟着当地的百姓,把谋逆闹的很大,以此来抵抗朝廷收回他们的土地,夺走他们的利益,影响他们挣钱。

    除此之外,还有朝堂之上的纷争。

    须知道,南方占据着天然的地理优势,一个鱼米之乡,养育了太多的人。

    朝堂之上的官员不是只有六部尚书,还有六部尚书之下的官员,总计差不多是两百余人。

    这些官员,大部分还都是南方人。

    他们必然会为南方人谋取利益,毕竟他们自身在南方的关系就是错综复杂的。

    这种情况之下,很容易出现党锢。

    除此之外,萧奕本人也希望亲眼去南方看一看,看一看当地的社会结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弄清楚南方老百姓的负担到底沉重到了什么地步。

    最后,也要看一看,自己在平定内忧外患之后,在开始变法之处,南方的阵痛会有多大。

    故此,体察民情也好,促进国内南北大和睦也罢,总该去一趟的。

    历史的发展经验也告诉萧奕,自古以来,东南方的发展就要比北方、西边发展得要好、要快。

    这也是地理特性所决定的。

    北方和西边一直都是贫瘠苦寒之地,虽有一个蜀中天府之地,可是蜀道之难,便成了发展的最大阻碍。

    而随着海商的兴起,东南之地也一定会成为大乾的经济、文化、商业之重地。

    六月底,朝廷连续发出旨意,先是对燕王萧政在东南的功劳予以认可、表彰,大肆报道了大乾海商的发展,船厂的建立和扩大,船厂自身带来的赋税价值,还有东南的发展情况、赋税已经超去年多少多少。

    邸报上面,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少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在一开始看起来,当真是赏心悦目。

    可能,世上最能说真话的便是数字了。

    当然,在这时候,邸报那边有着欧阳修、张柬之这两个人负责,还真的没有夸大其词。

    所有的数据都是来自于各个官署的统计,并且有着监察御史和锦衣卫两个监察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