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从柏林到哥廷根
176从柏林到哥廷根 (第3/3页)
到最后,他还喊话了陈慕武,在这次的采访当中,把他捧得那么高,这个小伙子应该对自己很感激吧?
说不定就会放弃他那个幼稚且固执的想法了呢?
整个德国,转载《曼彻斯特卫报》上那条新闻的,不止《柏林日报》一家报纸,而看到这个消息的,也不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
在哥廷根,希尔伯特的在今年年初刚刚招到的新助手冯·诺依曼,拿着转载了新闻的《哥廷根日报》,走进了自己老师的办公室。
《哥廷根日报》是歌厅跟当地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它在最开始就是一份德国民族主义的报纸,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转向,越来越多的采取右翼极端主义和国家社嗯主义的立场来报道新闻。
之前说到玻恩的学生兼助手约当,用笔名在报纸上发表仇视犹太人的文章,就正是在这一家报纸上。
这样一家报纸,在转载新闻的时候,就绝对不会再使用英国人的那个原版标题,而是换了一个更符合他们的立场的新标题,《自大的英国佬可笑地宣称他们推翻了伟大的德国数学家的理论》。
在有用的时候,希尔伯特是伟大的德国数学家。
可是在用不到他的时候,纯种雅利安人希尔伯特,甚至也被怀疑是一个犹太人,只因为他的名字大卫,是一个犹太人经常会使用的名字。
虽然标题取得有些针锋相对,但《哥廷根日报》还是完整转载的那个消息,只不过在最后加上了编辑部的评论,说英国人不自量力,早就放弃了梳理研究转向社会批判的罗素,更是有名无实。
冯·诺依曼不是第一次在报纸的看到陈慕武的名字,他从小就被人们誉为神童,上了大学,又突然发现英国多了一个声名鹊起的同龄人。
而冯·诺依曼现在在哥廷根大学所从事的工作,也和陈慕武有关。
他正在尝试证明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数学上是严格等价的,远在剑桥大学的狄拉克,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而这个课题,正是希尔伯特让冯·诺依曼研究的。
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来了二十三个数学问题,其中的第六个,就是要把物理理论公理化。
希尔伯特一直都看不惯物理学家们把数学当成工具,但却不能严谨地使用它。
他同样也看不惯陈慕武在量子力学上发表过的某一篇论文,那篇论文里指出用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对同一个物理问题计算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物理学家们都认为这篇论文证明了两种力学的等价性,可是希尔伯特却对此嗤之以鼻。
可他不屑于又腾不出手来做这件小事情,就一直把它搁置下来,直到刚刚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冯·诺依曼,来到哥廷根做自己的助手,才把这个课题分给了他。
只是希尔伯特想要把物理理论公理化的雄心壮志是不可能实现了,不但物理理论不能公理化,就连他最引以为傲的数学,其公理化也被一个剑桥大学的后生宣布为不可能。
冯·诺依曼带着报纸走进希尔伯特办公室的时候,后者正在看着罗素给他写的那封信。
尽管希尔伯特在形式系统中仔细区分过“真”和“可证明”这两个概念,但他一直都认为这两个概念在实际上是相同的。
所以在读完罗素来信之后,他仍然认为英国人在信里言过其实,信中罗列的陈慕武论文中的关键步骤,也不能证明他的计划是错误的。
“约翰,你有什么事情?怎么是这样一副表情?”
“希尔伯特教授,报上说,剑桥大学的陈博士提出了两条不完备性定理,证明了您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论文将发表在下个月出版的皇家学会《自然科学会报》上……”
“哦,你说这个啊?用不着等英国人的那份期刊了,那篇论文的核心步骤,罗素教授已经来信向我阐述了。”
希尔伯特向冯·诺依曼扬了扬手中拿着的信纸。
“对于这件事情,我的评价是物理学家就应该好好研究物理,千万不要妄想着能搞明白数学。
“因为物理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