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生正逢时

    第八百五十三章:生正逢时 (第1/3页)

    1968年,冬。

    “钱老,这卫星计划,前前后后得有十年了吧,砸到我们五院手里,这么困难的任务交给我,我我心里没底.”

    “小孙,任务越困难,越要克服,我就是你的底,聂帅就是你的底.”

    “可我的专业是导弹,是您手底下出来的兵,为啥让我去负责卫星啊!”

    “小孙,你的水平我是了解的,我已经写信汇报了组织,聂帅也批复了,这就是命令。”

    “好吧.哎!我倒要看看一个小小的卫星,还能比导弹难?!”

    “导弹不难,卫星也不难,但两个要结合在一起,回头看看我那本《工程控制论》,也许对伱会有启发”

    “那我能常来找您么?”

    “哈哈,少废话,我办公室门又不带锁,快去吧!”

    老旧的办公室内,又恢复了安静。

    那位被称为“钱老”的身影,下意识看向窗外。

    不知不觉,已经是黄昏了。

    但他还不想下班。

    打开办公室抽屉的小锁,翻翻找找,摸出一个信封来。

    那是他几年前,写给老大哥和挚友“聂帅”的一封信,出于慎重,当时抄录了一份,以防遗失和篡改。

    其上的标题,是:设立“人造卫星及宇宙飞船研究院”的二三思考。

    从意义,到方法,甚至包括演算和初步设计。

    他那时写的很认真。

    但事后聂大哥笑话他,说:“你这家伙,老是想得太远了,每次看到你的建议,都让我们好为难!”

    国家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并不是所有的想法,都有能力去尝试。

    许多次,聂帅都直言不讳的告诉他:我相信你的水平,甚至找人论证过了你的设计,但我们真的造不了。

    他是天才的那个,上百人合力,需要耗费几年才能论证的问题,对于他来说,也不过耗费一个下午的时光。

    但即便如此,却也不得不面对祖国的现实:钱从哪里来、人才从哪来、甚至一颗螺丝钉从哪来、一块半导体从哪里来。

    他的想法太先进了,以至于举国配合,也处处难做。

    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人家用计算机,他们要用算盘。

    他在24岁出国前夕的时候,就设计过火箭导弹,直到50岁才为国家真正制造出来。

    而他更小的时候,就以之为梦想的“星际航行”,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

    其实是没有机会了,他很清楚。

    有些时候,是时代在等人,有些人,则是在等待时代。

    所以许多人都打趣的说他:“早生了50年”.当然,也有人认为,他最大的错误是不该回国,国外有更高的基础条件,不会限制他的惊世的天赋。

    外面太空竞赛打的惊世骇俗,国内却连一颗小小的卫星,都耗费了十年。

    钱学森将手中的信又读了一遍,最后摇摇头,将其收好,深深的压在了抽屉最底层。

    就像是其他那些超越时代的想法一样。

    “早生了50年,这倒是有趣的说法.”

    钱学森已经爬上了皱纹的脸,望向窗外。

    黄昏已经渐渐向黑夜过渡,却传来了不知院里谁家孩童的嬉闹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