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安置委员会
第二百四十六章安置委员会 (第1/3页)
最后,陈上将只好把相关方面的人召集到一起,包括南方局和李云龙,大家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谈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最终就工人安置的问题达成了共识。
首先,修改入境人员的身份信息,将部分技术工人的身份改成家属,然后,由兵工署出面,安置到綦江县等地。
其次,八路军方面帮助说服那些改成工人身份的工人家属留在山城生活,相关方面承诺给这些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再次,留在兵工署的汉斯工人由相关方面协调使用,以保证每一间汉斯工人的数量。
最后,双方按照实际使用的工人比例承担支付给汉斯空军的派遣员工工资,且使用双方认可的外汇支付。
为了更好地执行,大家还成立了一个“安置委员会”,由陈上将出任委员会主席,各部门派出理事,协调来自欧洲的工人使用。
陈上将那边最后也弄明白了,那十万座小工厂的技术含量其实很一般,如果不做技术升级,不生产新产品,也用不到多少汉斯工人,至于兵工署那边,所有的工厂都正常运行,对汉斯工人的需求也不是那么的迫切,就算是最后只有一成的技术工人也足够兵工署消化了。
不求上进?故步自封?那有什么办法,就这么一个烂摊子,能在目前的局势下维持住就不错了,有了外国工人还不一样,毕竟那只是一些工人罢了,想要提升质量,提升产能,行啊,赶紧拨款,进口新设备吧。
想要新武器,简单,买图纸,买配方啊,没钱有没有欧洲工人都一样,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
既然对咱们的工业生产没有促进作用,那为什么还要优待那些欧洲工人?这自然是咱们的大国气度了,而且是防止这些工人去了八路军那边不是?
最让王跃咋舌的则是那帮家伙居然利用这个所谓安置委员会又要出了一部分专项资金,甚至还有一栋办公大楼。
——
李云龙那边往全欧洲的范围内散布汉语速成教材,这就使得很多面临被送进集中营的人有了新的选择,其实也不用选择,一边是饥饿与死亡,另一方面则是活着,只要脑子正常就知道该怎么做?至于去白头鹰?那是工人家庭有资格去想的事情吗?除了一小撮最顶尖的工人,他们连签证的影子都看不到。
学一门语言就能拿到签证,而且是自己和家人的签证,路费也报了不说,还提供一份不错的工作,让他们可以在另一片土地上幸福的生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事情,这时代的欧洲可不仅仅是汉斯喜欢把人送进集中营,F国,联盟,面条等国家其实都差不多,有的甚至比汉斯们做得更绝,继续留在欧洲,简直是一点希望都没有。
于是乎,短时间之内便在欧洲掀起了一场学习汉语的热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