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麒麟1

    第五十七章 麒麟1 (第2/3页)

ARM1,说:“这块ARM1芯片确实优秀,但我们开发的下一款麒麟2不会比它差。麒麟2将直接跳过16位芯片,直接开发32位芯片!”

    若不是为了培养这些人,赵烨自己都能设计出32位芯片,但这工作量太大。

    往后还要设计更为先进的CPU,也就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需要一个很好的芯片设计团队。

    培养人才,就显得相当有必要了。

    麒麟1算是他们在赵烨带领下的练手制作。

    真正能够应用到PC上面的芯片,还得看32位的麒麟2.

    不过,麒麟1的性能也是相当的强大,超过了Z80,足够应用到很多领域。

    接下来就是赵烨的上课环节。

    这块ARM1,他在前世就研究的极其透彻。

    赵烨走到实验室内的黑板前,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解起ARM1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当赵烨讲到一些重点的地方,便连忙用笔记下来。

    赵烨看到众人如此好学,不由暗暗点头。

    八九十年代的人,从小吃苦长大,勤奋好学,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大学生们一般都拥有真才实学。21世纪,大学扩招,很多人上大学只是为了混日子。往往毕业就等于失业。

    赵烨对龙芯设计团队,真的是非常满意。

    他们的进步速度非常快,几乎每天主动加班工作和学习,直到深夜。

    这要是搁在前世,基本上不可能,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加班,而且还不给加班费。

    BG-101步进式光刻机的改进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毕竟人多力量大。

    麒麟1芯片便是在实验室里面用改进后的BG-101步进式光刻机进行小规模生产的,芯片生产良品率超过了87%。黄昆等院士们目前在实验室研发的基础上编写生产工艺,之后就会在晶圆厂内进行试量产。

    这几个月内,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变化,简直可以用蒸蒸日上来形容。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底子比较好。

    八十年代初,中国的半导体技术还是居于世界前列。

    以前是缺少资金,缺少设备和材料,就算是科研人员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是可在骨子里的。

    在这几个月内,无疆微电子公司科研人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