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一如既往的欧阳修
433:一如既往的欧阳修 (第2/3页)
不为过。”
“我的天啊!那人……他竟然还会教书育人?”
“他文武双全,上马杀敌,下马牧民,还亲手创建了汴梁第一酒楼‘秦记’……他还有什么不会的?”
影响在不断扩散,当张之白得了最新的结果后,毛笔落在奏疏上。
他无视了自己辛苦大半个时辰写出来的奏疏。
只是呆若木鸡的坐在那儿,好半天才喃喃道:“这是国子监?”
吕夷简也傻眼了,“四十三人?还有一个第六名?撒谎!”
他怒了,呵斥道:“这是在撒谎,去!重新打探来。”
随后消息又传来了:“确凿,太学此次有四十三人过试。”
二人相对一视,两人同时起身。
随后他们出现在了宫中。
“四十三人?”
赵祯愕然,然后问道:“不会是……听错了吧?”
这次准备的进士出身还不到两百人,可仅仅一个国子监,就在在省试里竟然过了四十二人……
这个太扯了吧。
而且天下学子那么多,就算国子监的学生们学会了刷题,可刷再多的题也抵不过人家天才啊!
“整个大宋的英才都汇聚省试,诗词绚烂,文章生辉,这样的省试……国子监竟然拿了四十三人?”
赵祯一脸懵逼,然后下意识就想歪了。
“可是有人舞弊?”
当初秦为在时,国子监学生乡试过了一百二十四人,那个时候就有人说是舞弊,可赵祯却选择了相信秦为。
毕竟秦为在他心中绝不是那种为了私利之人。
可甄良呢?
甄良也是国子监祭酒,而且赵祯对这个人的印象并不多,所以他下意识就觉得,这一定是甄良在其中搞事情了。
张之白却摇摇头,“臣派人去问了,说是没有任何情弊。”
这时外面来了叶双愁。
“如何?”
没等他行礼,赵祯就赶忙问道。
这可是省试,比乡试更加重要的考试,这些人以后就要入仕了,成为朝廷官员的一部分。
若有情弊,那决不可轻饶!
叶双愁自然不敢轻视,他认真道:“陛下,国子监共四十三人过了省试,这个证据确凿!”
嘶!
可怕啊!
赵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说道:“这便是秦为的本事吗?那个刷题之法之前还有人说是歪门邪道,可就是这个歪门邪道却一下子占了四分之一的进士名额……”
张之白苦笑道:“正是!臣等以前也没把这个当回事,觉得不过是侥幸而已,毕竟天下学子中人才济济,怎可能抵不过一群靠刷题上来的学生,可现在……哎!臣只觉得有人在用耳光抽臣,一下又一下的……可怕,可怕啊!”
赵祯想起了远在广南西路的秦为。
恐怕他若是得知了这个消息,应该会很高兴吧?
当初让他去国子监,赵祯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镀金去的。
毕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臣子,日后若想重用,那就必须把名望和功劳都攒够了才行。
不过赵祯也知道。
他们都是如此年轻,怎可能积攒下那么多功劳,就算是天才也是有不足之处的吧。
可他没想到,秦为竟真的如此优秀。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这样的人,简直妖孽啊!
想到这儿,赵祯又生出一丝担忧……秦为太优秀了,优秀的让他这个同年纪的帝王有些不知所措了。
若日后他名满天下,那自己这个皇帝该如何自处?
臣子比帝王还要厉害,这种人还能留吗?
可他转念又想到秦为在汴梁时的种种作为,又忽的笑了。
这是一个知进退懂的人,他有才更不缺觉悟,每每立功后,就会故意给自己找些过错,让人恨得牙痒痒。
如此,他虽名声受损,但却保全了这份君臣之间的体面。
“那这法子可好?”
赵祯想通后轻松不少,就下意识问了一句。
这意思是,此法可能盛行?
张之白面色古怪的道:“陛下,这所谓的刷题就是……勤奋,可天下读书人不缺勤奋,若以后人人都这样,那现有的科举制度就不能用了。”
谁都想做官,谁都想被人养着。
这本无可厚非,反正每年也就那么多人而已。
可若是大家都学了这种刷题之法,那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