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浪花淘尽,英雄(四)

    第七章 浪花淘尽,英雄(四) (第1/3页)

    黄土高原,之所以能被称为高原,其中一点正是因为他的地势高低起伏,上下不平,从高空往下面看,就像一层层的黄色的梯田一般,层峦叠嶂,所见之处,具是黄土一片。

    不过,有些地方,却在这种地形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比如高原的顶部,就显得很是空旷了,在这座高原的顶部,有着一座已经破旧不堪的大型建筑物遗迹。

    那是汉朝的潼关。

    没错,就是百年前的潼关,百年前,黄河水位还没有现在那么低,几条主要的沟壑里面,曾经都是一些湍急的支流。

    所以,在那个时期,凡大军入关中,必须登上这片高地,从汉朝时期所修筑的关口进入,那时,这座潼关要塞,可谓是真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水位不断下降,原有的河道形成滩涂,逐渐再形成平地,行人渐渐的可以从原本的河床直接进入关中。

    那么这座建立在塬顶的雄关,便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便荒废了下去,成了现在这副模样,而新建的潼关,则是下面临河而建的那个。

    不过,虽然荒废了百年,但今天,立在塬顶的这座古遗迹,却是很意外的,热闹了起来,这座古遗迹经历了小部分的修缮,此刻,已经变成了一处军营的模样,而且上面,还插着一把金色的龙纛。

    那是属于大燕的旗帜,同时,也是象征着帝王的旗帜。

    御驾亲征,不是只有大唐会用,燕,也会。

    古潼关遗迹前那片空旷的黄土地上,竖起了一座两米多高的高台,高台的四周,是黑压压的兵卒,附近,还有他们的战马。

    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有汉人,更有不少的异族人。

    但此刻,他们却无比狂热的认为,自己,是燕人。

    因为,唐军,真的渡江了。

    自大的唐军,居然真的敢渡过黄河,从正面战场打过来。

    那么,既然唐军如此自大,自家大燕皇帝,更是能神机妙算,早早地算出了唐军战略,早早地在上游布置了水师。

    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毕竟,天命,在燕!

    自大的唐军,终将会为他们轻敌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高原上的场面,甚是喧嚣,上至军官,下至普通士卒,皆是吵吵闹闹,没有一丝秩序可言,军纪之宽松,可见一斑。

    不过,虽然乱了点,但这一刻,所有人都在期待着他们那位大燕新皇的到来,思想,倒还算统一。

    终于,当一身黑金色龙袍的安庆绪登上高台的那一刻,整个现场的气氛被推向了巅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