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阴阳五行治医圣,逆子神算定荆州

    第一八一章 阴阳五行治医圣,逆子神算定荆州 (第1/3页)

    西牢狱外正直下午时分,阳光普照。

    西牢狱内也是明烛高烧,在温黄的灯光下。

    杜度,这位张仲景的二弟子,此刻,他的眼芒无比迫切的望着关麟,渴盼从他的口中听到答案。

    而他的话。

    那一句“公子将我们兄弟掳于此牢狱,是为了救家师吧”,声调铿锵,尤自在牢狱中回荡。

    关麟的眸色突转幽深,轻声叹息说:“现在是我问你问题,似乎,你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是不想出去救你们师傅了么?”

    关麟的语气和缓细慢,与此前那“冷冽”、“冰封”的语调截然不同。

    他没有回答杜度,但又好似什么都回答了。

    杜度一瞬间就懂了…

    韦汛则是咬了咬牙,连忙回答关麟的提问。

    “四公子的问题,我与师哥探讨了许久,师傅伤寒之烈,便是《伤寒杂病论》中四百余症状、三百九十七条治法,悉数不吻合。”

    “唯独在四公子默写出的这《肘后备急方》中寻到类似的病例,或叫焦血证,师傅的症状与其中‘肠道血痹’的描述完全相同!”

    韦汛开了个头儿,杜度连忙补充道:“在《刘涓子鬼遗方》与《千金方》中,也均对这‘焦血证’予以佐证,只不过,此‘焦血证’共分为上、中、下三种,目前看来,师傅患的极有可能是居中的一种,当以‘小建中汤’证,‘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分次进食,一日三次,倘若书中案例不假,次日就当见效!”

    此言一出…

    关麟眼眸微眯,心头暗道。

    ——『次日就能见效么?这么快…』

    说起来,关麟前世还是学过中医的,可就像是许多人对中医的误解,以及那根深蒂固的观念一般。

    往往觉得中药药效慢,疗程久。

    根本比不上西药那立竿见影的效果。

    事实上,中药的药效一点儿也不慢,甚至比西药快上许多。

    之所以会慢,是因为没有对上症状,或者抓药的剂量上趋于保守。

    要知道,中医是有一套极其牛逼的哲学理论。

    这套理论针对性极强,对应的便是“药到病除”四个大字。

    而这套中医理论的基础,就包括: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大道至简,深入简出的来阐述。

    其中,“精气学说”分为“精”学说与“气”学说。

    “精”学说最初起源于“水地说”。

    是古人发现,花草树木从泥土中生长,鱼儿在水中游,联想到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从土地和水中冒出来的,万物的本源就是“土”和“水”,于是就把“土”和“水”概括为“精”!

    气学说起源于“云气说”。

    是基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理。

    古人在近处感受到了自己的呼吸之气,在远处看到了天空中的云朵,看到热水烧开的气,于是他们悟到了。

    构成万物本源的“精”不是静止不动的,是运动着、变化着的。

    而可以让物质运动变化的东西,便是“气”!

    这就是为何,那些老中医治病时,总是会不经意的提到“精”、“气”这两个字。

    再说“阴阳学说”。

    在精气学说的基础上,古代的医者渐渐地悟到,无论是“土、水”还是“气”,这些物质是运动发展的,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这个在事物体内一分为二的矛盾,便就做“阴阳”!

    古代的医者继续深入探索。

    渐渐地,就将“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凡是这类属性的事物称之为“阳”。

    将“静止的”、“内向的”、“寒冷的”、“阴暗的”,这类属性的事物称之为阴。

    这就是“气”的第一种分类方式,所谓“一气化阴阳”。

    可随着古代的医者发现,自然界中越来越多新事物的出现,把事情单纯的分为“阴阳”两类已经不够了。

    于是呢,又出现了“气的五分法”。

    这其中,具有生长、生发、条达、舒畅这类特性的事物归结为“木”。

    可以理解为性情正直,做事情不扭捏的人!

    把温热、升腾、繁茂特性的事物,归结为“火”。

    就像是性格比较急躁,办事情却能灵活多变的人。

    把可以生化、受纳、承载特性的归为“土”。

    就像是谨慎、稳重、宽厚老实的人。

    把肃杀、潜降、收敛、洁净的特性归为“金”,就像是刚强有毅力、自律、不爱随波逐流的人。

    最后把具有滋润、寒凉、闭藏特性的事物呢,归为“水”。

    这就像是有智慧的人,或者是文艺的人。

    随着古人对这五种自然物质的观察,他们又得出新的结论。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

    ——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

    从而,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五行相克结论就此诞生。

    又根据气候的运转规律,得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规律,到此为止,标志着中医的第三大理论——五行学说彻底成立。

    那么问题来了。

    这些学说如何运用到中医中?

    还是先说阴阳,人的身体也是由阴阳之气组成,想要身体健康,就要阴阳和合。

    一方偏盛或者是偏弱就会生病。

    因此…在身体的阴阳中,削弱盛的一方,加强弱的一方就可以使身体恢复健康。

    ——而这也是中医的核心思想及治疗总纲。

    ——所谓“调和阴阳”!

    再说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对应着人的肝、心、脾、肺、肾。

    里面任何一个脏器出了问题,都会间接影响到其它的脏腑。

    比如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一查是肝出了问题。

    疯狂的补肝,那就错咯。

    ——“肾阴亏虚,不能治肝阳”,基于这样的原理,才会所以导致肝功能的症状,根本的症结是在肾虚上。

    这是因为“水可以生木”。

    相当于,肾是肝的亲娘,亲娘的力气亏虚,孩子自然就会不听管教。

    中医里,治疗这种病症就要用“滋水涵木”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