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天兵和倭兵之对比

    第六百八十九章 天兵和倭兵之对比 (第1/3页)

    李如松原本以为,经略大臣林某人会一直跟随着第一兵团行动,自己要一直被笼罩在经略大臣的阴影下。

    毕竟第一兵团兵力最多、实力最强,所以跟着第一兵团行动肯定最安全。

    而且第一兵团明显是主力,进攻方向要沿着西海岸收复平壤、开城、汉城这朝鲜国三京。

    就算从政治影响力来说,经略幕府也应该跟着第一兵团。

    所以李如松真的没想到,林泰来居然会主动说放手给自己“独立领军”的机会。

    随后便听到林泰来说:“不过现在人多嘴杂,所以等总结完平壤之战,你我单独再议。”

    李如松心里十分痒痒,但又不好继续追问,否则就显得情商太低了,像是盼着林经略早点离开似的。

    暂时打发了李如松,算完前夜的旧账,林泰来又对众将官说:

    “这次经过与倭兵的正式交锋,尔等有何心得体会,可一一道来。

    如果有什么疑惑不解之处,本部院也可为尔等解答。以后再面对倭兵时,尔等可以更加心中有数。”

    不过还是冷场了,第一兵团众将官面面相觑,没人发言。

    毕竟刚被经略大臣阴阳怪气的训斥了一番,心里已经产生了些许畏惧感。

    林经略也不着急,让家丁亲卫烧开水,品尝了一下小西行长留在风月楼的茶叶,随即一口“呸”了出来,骂了句“垃圾”。

    “不会吧?跟倭兵打了一天一夜,尔等一点感想都没有吗?”林经略诧异的问道。

    李如松还想早点结束“总结大会”,然后询问自己“单独领军”的事情,就赶紧带头发言说:

    “按照往常经验,城门被破后,攻城战基本也就结束,一般不会再发生有组织的抵抗。

    但这次在平壤,我大军已经入城,倭兵竟然依托数个城中土垒,仍然保持有组织的抵抗,实在与我中国情况不同。

    如果不是不惜代价的大肆纵火,烧死了土垒中数千倭兵,还没那么容易彻底拿下平壤城。”

    林泰来点头道:“你观察出的结论是对的,倭兵的守城习性确实与我中国不同。

    据我所猜测,应当是倭国受限于技术和资源材料,他们国内筑城水平欠佳,城池不大,城门也很脆弱。

    所以在倭国内战中,破城门并非难事,破城门之后的巷战和天守阁之战才是重点,这就是他们的守城习性。”

    李如松恍然大悟,没想到自己只是随便起了一个话头,林经略还真能解答。

    不管到底是不是编造的,反正听起来也能自圆其说。

    李如柏也大着胆子说:“小西行长和一万残兵逃出东门时,在下本纵队两千骑率先追击。

    倭兵也曾一度列阵反击,虽然看起来阵容严整但放了几枪后就仿佛陷入了呆滞,然后便被我骑兵冲垮。

    以此看来,倭兵似乎并不强,感觉一万倭兵只需上千精锐骑兵便可击溃。”

    林泰来略加思索后,也回应说:“你这个感觉也不算错,当今倭兵战力肯定不如我大明边军。”

    不管后世倭吹再怎么吹,事实也是在朝鲜参战的大明官军时常几百骑就敢冲击数千上万的倭兵,长时间打下来两方总体战损比例在一比四左右,大明一,倭兵四。

    虽然有些战役失败,但往往也是战斗力之外的原因,例如急功冒进啊军粮断绝啊军火库爆炸啊之类的缘故。

    入朝鲜国参战的李如梅评价说,十万倭兵战斗力只相当于七千女直精兵。

    然后林泰来又详细解释说:“第一,倭兵不适应我大明边军骑兵加重炮的打法,他们从来就没见过如此多骑兵和如此多重炮。

    第二,倭兵缺少骑兵,离开城墙堡垒的野战,先天就是巨大劣势。

    第三,因为技术限制,火铳发射间隔时间长。虽然倭兵发明了什么三段击之类的战术,但是在倭国内战打步兵更有效。

    面对我大明骑兵突击,最多也就三声射击。三声过后,就要被我方骑兵冲砍了。

    而且倭兵还有个问题,他们不习惯用盾牌,没有掩护火铳手的意识,所以很容易被骑兵冲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