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三百一十八章 (第2/3页)

眼睛越数越亮。

    “走街串巷还卖不少呢,人家明明能自己来卖。”

    “可不是,所以我才让我大外甥赶紧帮着收山货,婶子家住村里,收啥不方便。往后大姐你记着点儿,咱家铺子就是许家的临时收货点,不那么贵也吃得准的,也帮着先垫上货钱。”

    “晓得啦。不过,我给人端烤肠时,怎么听吃饭的那些将士们讲,早知道不来好啦,这是后悔在咱家摊子吃饭了?总不能是嫌弃今日镇上还不够热闹吧。”

    “不能,咱家烤肠多香呢……我出去打听打听。”

    晚上十一点,打更的看眼还在傻等的赵镇亭,例行公事大声喊道:“平安无事。”

    后半夜一点,大山媳妇红梅,这才知道她男人早就回来了,正在城楼值守房里等许婶子,也刚知道她婶子带人去了边关。

    而就在红梅带着热汤馄饨和汤婆子赶来时,远处拐弯处,忽然走来一支闪动星星点点的队伍,慢慢地,红色火光越来越密集。

    那支又先于赵镇亭知道好消息的队伍,他们满载荣誉终于回来了。

    他们这一次去边关,万没想到会帮到那么多那么多不认识的家庭争取到五亩荒地,希望这个能安慰到他们。

    更是没想到还和科举整上联系,这事儿整的,挺好。

    能让咱北地供孩子读书的家庭。多了不少盼头。搞好了,吹牛的话就放在这里,秀才叫刚起头,咱们这荒凉之地也是能出大进士的。

    而率先向城楼走来的是老奶奶方队,她们真的做到了妇人能顶半边天。

    必要时刻,她们这些平日里爱占小便宜、性子又掐尖要强的老太太,不仅一路小心眼就没犯过,吃苦耐劳不争抢先吃饭。而且还担当起将士们的喜乐,让每一位将士都感觉到春风拂面。

    接下来是老爷子方阵。

    眼下明明已经是后半夜,可他们依旧精神抖擞,他们回程路上,就围绕着一个话题在讨论,那就是:怎么伺候庄稼能再多长点儿粮食。

    等到回村后,他们还打算要联合更多的老兄弟围绕一个宗旨,如何团结起来,振兴北地。

    眼界不一样了,他们可是去过边关的人,那里要是不好,大家全部都要撇家舍业。

    红梅本来将馄饨已经递给赵大山,看向远处车队越来越近,又将馄饨装进食盒,抱着推开值守门就跑了出去。

    “哎呀妈呀,我的亲婶子,我的大侄女,我的二弟啊!你们到底是啥时候去的边关?打我面前过,我才知道消息!”

    红梅心想,而且咱不是说好,就算去也是去那里卖货,哪能想到是白送货物。

    红梅本来还为今晚自己舍了不少汤圆给衙役们吃,心疼得不得了。

    但是考虑到她家底子薄,又没啥能拿得出手的,让人打心眼里尊敬地叫声夫人,那她只能在治所里混个好人缘。

    因为她去茶馆听过一个故事,叫做一伙人有许多兵力,另一伙人有许多田地,那第三伙要想三分天下,就只能有德。

    红梅觉得有点意思,这不就是她吗?她也啥都没有,连女人能笼络男人心的好长相都没有,为此还特意买下这本书就是目下认字还认不全。

    所以她才豁出去赔本钱,也要在第一个上元节给大家留下个鲜明印象,给衙役们免费分发汤圆。

    而此刻,红梅心想:和许婶子这么一对比,看来自己还是小家子气了。

    许老太下车就被大山媳妇一把扶住。

    许老太看眼却黑的天,想必后半夜了,问赵大山:“你们两口子就这么傻等我?”

    “可不是,婶子,我还带了馄饨。”

    红梅又招呼着:“田芯儿在哪辆车呢?田芯儿啊,吃饭没有啊你们,快快快,跟婶子回家去,正好家里热水都是现成的。”

    赵大山:“……”

    来的早不如来得巧,他媳妇就是巧的那个人。

    不过,确实要随他去官舍,要不然这么多人住哪?

    然后赵大山就听到他婶子在和乡亲们商量:“后半夜了,人困不要紧,主要是驴乏。咱大伙是去住官舍,还是去书院住学舍?”

    “住官舍吧,镇亭大人都来接了,要给人家一个面子。”

    好嘛,赵大山心想:他费心费力好一顿挪走衙役,足足折腾了两个时辰,回头村民们是看他面子才来入住。

    而且看见没?他今晚要是不在城楼这里傻等,他婶子确实有能力又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