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贞节牌坊

    第一百二十三章 贞节牌坊 (第2/3页)

种习俗。其实主播觉得真心没必要,要知道搁在古代人均寿命都不到五六十岁,结果在娘家待到三十来岁,这新娘究竟算是嫁了还是没嫁?”

    “某些地区的普米族还保留着古老的‘抢婚’习俗。到议定的婚期时,女方会把新娘藏匿他家,女方亲友则准备对男方迎亲人进行掳掠。待迎亲人抵达,女方蜂拥而上,将其所携带的礼品一抢而光,男方不得反抗,事后用茶叶将礼品赎回。到出嫁之日,女方父母不事先通知新娘,仍让她外出劳动,男方派人将其强掳回家。”苏久讲起抢婚习俗还是蛮乐呵的,毕竟不是真的“抢”婚,而是一种独特的婚姻习俗,就当热闹热闹了。

    “古代普米族婚后不能离异,若丈夫亡故,女子一般由夫家作主转房给夫弟。如无转房对象,则在族内转嫁,族内无对象,则由婆家决断,招婿或留下其子女后再嫁外人,再嫁彩礼由婆家收纳。很早以前蒙古那边不就是这样,甚至还有夫死子继的习俗,这种现象在元朝非常普遍。不过,Z国现在已经不存在这种陋习了,主张婚姻自由,女子丧偶后完全可以自己决定再婚的对象。”

    “提到这些陋习,主播就想到了一样封建社会对女性压迫的产物——贞节牌坊。‘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死了丈夫或长年不改嫁,或者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最早的贞洁牌坊其实多以‘节’字为主,多以古代士子为褒扬母亲养育之恩为名建立;但古代封建社会末期,理学之风兴盛,贞洁牌坊就逐渐以‘贞’字为主,成为了又一座压迫女性的大山。起初,女性在夫死后还多为自愿守寡,间或有殉情而死之人,但后期大户之家攀比贞节牌坊数量愈盛,甚至官员都以贞洁牌坊数量为自己政绩明证,期间被逼守寡、甚至被活活饿死的女性不计其数。”

    “一座座贞节牌坊其实是一个个可怜鲜活的女子的血泪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