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8)

    第422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8) (第1/3页)

    上回讲到元朝初期两次东征日本目的乃为了稳定统治,但对后来晚期明朝决定东征日本提供了借鉴。

    众所周知,游牧民族相较于农耕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对于土地的概念多半是用于放牧。因此,“蒙元朝廷”的大臣别迭等人曾经建议窝阔台:“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场。”

    这说明,蒙古人在未入主中原之前,所获得生产资料、财富的方式除了放牧,就是在汉地边境进行掠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因此,元朝攻打南宋的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同时还进行了第二次西征。

    长期战争消耗,使得“蒙古帝国”的国库早已空虚。而其后方生产水平不高,很难满足前线士兵的日常生活与训练需要。是故,“蒙元朝廷”才毅然决然出兵攻打日本,其实也是为了掠夺财富,弥补战争消耗。

    而且,在当时还有传言日本盛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并且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还曾这样描写道:

    “……殿堂的藻井也同样是用黄金建造的,许多宫室内都摆放着厚重的纯金案台,窗户也用黄金装饰……。这座岛上还盛产珍珠,色泽粉红,形状圆润,个体很大。这种珍珠与白珍珠等价,有的甚至还要高于白珍珠。”日本自古就盛产黄金、白银,在与宋朝长期贸易中,金沙、黄金、白银、硫黄等乃大宗货物。

    史料中关于宋、日贸易的记载非常多。比如《开庆四明续志》卷八载:“倭人冒鲸波之险,舳炉相衔,以物来售。”这说明当时的日本向中国宋朝输出的主要商品是砂金、黄金、木材、硫横、工艺品和稻谷等。

    当时,日本盛产黄金、砂金,导致大量的黄金、砂金用于出口与宋朝交换各种商品。而后世的日本学者加藤繁在《中国经济史考证》一书中指出,当时宋朝国内黄金价格大约是日本国内市场的63倍,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当时的黄金年产量很高。与之相反的是宋朝的黄金产量很低,或因宋朝商品经济太繁荣所致。

    加藤繁经过对相关史料的研究之后,认为每年从日本出口到宋朝的黄金可能多达四五千两以上!另外,还有日本学者森克己在《续日宋贸易之研究》中认为到南宋末年“每年输入中国的日本黄金近万两”!

    当时,宋朝从日本进口了大量的木材回来,用于建造各种寺庙。比如,宋朝赵汝适写的《诸藩志》卷下的《倭国》条中有记载:“多产杉木、罗木,长至四十丈,径四五丈余,土人解为枋板,以巨舰搬运,至我泉贸易。”

    宋朝人楼胡也在自己所写的《玫瑰集》中记载了日本旅宋僧人荣西,在归国后征集了大量的木材,用海船运抵中国,来帮助宋朝修绪明州的“天童山千佛阁”。

    由于日本列岛正好分布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地震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