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异时空之帖木儿东征明朝之分析

    第379章:异时空之帖木儿东征明朝之分析 (第2/3页)

、伊朗、阿富汗、印度等地。因此,“帖木儿”东征明朝时,其军队具有很强的战力和侵略性。

    其次,“帖木儿”的外交手段也非常高明,因为他曾与明朝进行过多次外交谈判,试图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两国间的矛盾,比如民族和宗教问题。但是,明朝方面并不愿意与他合作,而是采取了强硬的态度。

    因此,“帖木儿”不得不采取军事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帖木儿东征明朝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在当时世界上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科技水平。

    其次,明朝的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北方有广阔草原即众多游牧部落做屏障,西面是大漠、雪山和高原,东面是大海,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资源。这使得“帖木儿大军”在进攻明朝时面临很大困难和挑战。

    此外,“帖木儿”东征明朝也面临着内部的政治和军事问题。在入侵明朝的过程中,其军队需要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反抗和抵抗。同时,他也需要处理好与其他中亚国家的关系,避免引发更大的冲突和战争。

    综上所述,“帖木儿”东征明朝虽有一定胜算,但也存在很多困难和挑战。最终,“帖木儿”不仅没成功征服明朝,而且还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这就好比古希腊亚历山大原本也想东征中国,却走到了印度。

    西元1404年11月27日,已击败了金帐汗国、德里苏丹国、埃及马木鲁克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周边强国并达到其征服巅峰的“帖木儿”,仍不满足于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因为他心中一直以来最宏大的理想就是重建“成吉思汗帝国”,因为“帖木儿”祖上是被“突厥化”的蒙古人,也就是归一了伊斯兰教的蒙古人。

    而为了完成这个震惊世界的理想,“帖木儿”就必须得征服东方的中国明朝。为此,年过七旬的帖木儿亲率一支80万人的“大军”(实际上只有20万人马),开启了他进攻东方最伟大国家(中国明朝)的征途。

    当“帖木儿”出动重兵向明朝大举进军时,刚刚在“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中惨胜的“永乐皇帝”朱棣才即位两年,皇位都还没坐稳,却又要面对一个从遥远的西方异域跳出来的更强大且更危险的“回教徒”挑战者。

    然而,就在“朝廷上下慌忙应对以求“亡羊补牢”之际,却事事难料,也可以说是天佑大明,让那穷兵黩武的“老匹夫”帖木儿喝酒醉死。如此,居然让“永乐大帝”朱棣虚惊一场,细想过后不得不加强西北的边防。

    然而,历史重来,假如“帖木儿”在东征明朝途中没死,而是按照情报收集路线顺利率军进入中原,这这段历史或许别开生面,因为当时的“明成祖”刚登基不久立足未稳,未必能抵得过二十万精锐骑兵进攻。

    其中的原因可以类比后世“清军入关”的情况,毕竟南京的“建文朝廷”不太配合朱棣各位“篡位谋逆者”。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不惜诛杀了明军中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这对明军战斗力的摧残是空前绝后的,并且一直影响到“永乐年间”,而逃过一劫的一小部分优秀明军将领又在“靖难之役”中死于内战,未死于内战的属于建文帝的明朝中央军的将领,对于刚刚夺得大位的朱棣来说又并不值得信任。

    当然了,这些“建文朝廷”的武将们对“新君”朱棣也充满疑虑,如果让这些将领带兵上战场与“帖木儿”军队作战,势必会军心不稳,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朱棣完全可以不用这些人领兵!

    不过,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不用这批将领带兵,那这仗基本上就不用打了,除非只靠朱棣自己带领的北方“燕军”嫡系部队,但实力太弱小了,就算是下令征召驻守在东北地区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来参战,依旧没有必胜把握。“建文帝”的中央军才是明朝主力部队,国难当头,中央军的这些将领必须得用。

    造成这种局面,“四子”朱棣恐怕还得埋怨自己的老爹“朱重八”,因为在“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 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统治,便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于是就开始大肆株连并故意杀戮功臣、名将。

    因“蓝玉案”而被株连和杀戮者逾15000人!另外,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了“蓝玉一门”(全家老小),甚至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在内,一律牵连。如此,便能减少“异姓功臣”对“朱姓皇族”之“家天下”的威胁,不可谓不“厚脸心黑”且“卑鄙下流”!但这就是“政治”!政治的本质就是“权力争斗”!

    此案被诛杀的人绝大多数为明军中的武将,其中不乏很多身经百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