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358章:穿梭到异界,附身未来人

    地358章:穿梭到异界,附身未来人 (第2/3页)

擦、敲打、碰撞或机械作用都可能发生爆炸,却很有潜力。

    于是,诺贝尔一家开始了三硝酸甘油酯的研究和制造。不过,由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给了英、法、奥斯曼土耳其三国联军,导致战后的俄国政府取消了和工厂签订的合同,使父亲再次宣告破产。

    西元1859年,“诺贝尔”父亲回到了瑞典,正如他年轻时离开瑞典去芬兰时一样穷困潦倒。不过,“诺贝尔”和他的两个哥哥却坚持留在俄国以挽救他们家自己的企业。在这期间,“诺贝尔”获得了关于“气量计”、“水表”和“气压计”的发明专利,顿时激发了他作为一个发明家的浓厚兴趣,于是决定放手一搏,大干一场。

    西元1863年,“诺贝尔”回到瑞典。他和他父亲获得一笔贷款,于是重新开始研究制造三硝酸甘油酯。

    同年,“诺贝尔”发明了他的第一件划时代的发明——“诺贝尔专利发火件”。这种“发火件”的初始构造是将液体的三硝酸甘油酯装在一个金属管或其它密封的管中,再在其中放入一个装有普通火药的小木管,从小木管的盖子上引进一根导火线,使三硝酸甘油酯的爆炸由小木管中火药爆炸的冲击波引起,而非点燃。

    这个原理是“爆炸科学”的一大进展,并创造了控制三硝酸甘油酯起爆的方法。于是,在西元1865年“诺贝尔”将装有黑火药的小木管改换成了装“雷酸汞”[Hg(CNO)2]的金属管。这就变成了一个金属炸弹。

    因此,“诺贝尔专利发火件”又被称为“诺贝尔雷管”,简称“雷管”。而“雷酸汞”是一种三硝酸甘油酯,西元1799年首先由英国化学家霍华德(E.C.Howa

    d,1774~1816)将硝酸、乙醇(酒精)和汞共热而制得。

    西元1864年,“诺贝尔”和父亲在斯德哥尔摩郊区赫伦内堡(Hele

    ebo

    g)建立了一座制造三硝酸甘油酯的实验室。但这年9月3日,实验室发生了爆炸,死5人,其中有他的弟弟。他当时不在场,得以幸免。

    实验室爆炸和弟弟被炸身亡没有吓倒“诺贝尔”。他把实验仪器设备搬到一艘远离城市、停泊在湖心的驳船上进行实验。到了西元1865年,世界上第一座生产三硝酸甘油酯的工厂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一个隔离区温特维肯(Vi

    te

    vike

    )建成投产,而“诺贝尔”同时身兼厂长、工程师、会计员、推销员,热情高涨!

    接下来,“诺贝尔”利用有限资金在德国汉堡(Hambu

    g)附近的克鲁梅尔(K

    ümmel)建成另一座生产硝化炸药的工厂。一般情况下,三硝酸甘油酯作为易爆品,被装在锡制罐或玻璃坛中,再用木条板包装后才能正常运输。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