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洋牌,崛起吧!

    第四百七十九章 三洋牌,崛起吧! (第1/3页)

    奉天殿内,突然陷入短暂的沉默。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重臣都愣住了。

    若提到四书五经,他们可谓是口若悬河,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现在跟他们要探讨地理知识,哪怕暹罗在哪里都根本不清楚,更别说暹罗旁边的国家是哪个了。

    “正是缅甸地区!”王越看到竟然这么多重臣一副便秘的模样,显得无奈地揭开答案道。

    其实并不是他知识多么渊博,而是当年率兵进攻黎朝的时候,对整个中南半岛的势力都进行了研究。

    中南半岛的东线是北越、占城和南越,而西线的强国是暹罗和老挝,还有正是已经处于分裂状态的缅甸地区。

    这海外的夷国显得十分的奇妙,说他们离得远确确实实如此,但兜兜转转发现很多其实都是熟面孔。

    刘瑾微微一笑,先对王越恭惟了一句,而后指向西洋的另一边介绍起来:“若从缅甸沿海岸线往东的话,则很快可以到达天竺!”

    啊?竟然到天竺了?

    吏部尚书李裕等重臣再次被震惊,显得有点不可思议地瞪起眼睛。

    得益于唐三藏取经的故事,而今大家都知晓丝绸之路上的那个神秘的古国——天竺,那个佛教的起源之地。

    现在突然听到天竺竟然能如此之近,让不少官员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原以为天竺离大明十万八千里,但经过这般讲解,敢情两地离得并不远。

    相较于陆地上的种种险阻,海洋的困难无疑要小上许多,敢情从海洋更容易到达那个要历尽艰难险阻的天竺。

    到了这一刻,很多重臣都不得不抛弃以前固有的陆地观念,而是用一种全新的目光审视这神奇的海洋。

    刘瑾用朱笔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直线,神秘一笑:“若咱们从云南修一条道路到达缅甸沿海城市,诸位大人能否发现一些东西呢?”

    这……

    不少重臣完全跟不上节奏,再度面面相觑起来。

    只是跟刚方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所不同,经过刘瑾的这一番讲解后,心里已经隐隐有了一点眉目。

    “陛下意不在缅甸一寸一尺之地,而是意指印度洋?”

    农业部尚书刘忠的眼睛认真地盯着那一条用朱笔画出来的线段,显得若有所悟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道。

    既然缅甸并不存在金矿银矿,而今刘瑾在陛下的授意下,点明了缅甸跟西洋相通,那么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虽然他心里觉得投入五百万两的做法耗资过大,但想到眼前帝王的雄心,似乎一切都能够解释得通了。

    东海带来了数之不尽的银矿,南洋亦拥有吕宋金矿,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成为大明海上贸易的对象。

    正是如此,他完全有理由怀疑英明神武的皇帝并不是贪图征服缅甸这块土地的功绩,而是想要通过缅甸兵临印度洋。

    户部尚书何琮等官员听到刘忠这个观点,亦是纷纷认可地点头,但心里并不敢十分肯定地望向这位雄才大略的弘治皇帝。

    其实他们心里亦是存在着余虑,足足五百万两的投入实在太大了。

    虽然弘治皇帝登基以来,几乎每个决策都显得英明,但事情证明亦会出现失误的时候,弘治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帝王。

    正是这时,一个太监急匆匆进入大殿内。

    啊?

    在场的重臣看到这个突然闯入的太监,整个大殿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倒不是这个太监多么的可怕,而是他的出现蕴含着另样的意义。凡是召开最高会议,若不是十分紧要的事情,绝对不能进入这里。

    现在这个太监竟然敢于闯入这里,无疑预示着帝国发生了重大事件。

    正是如此,殿中的所有重臣瞬间紧张起来,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份呈送皇帝的急件,想要知晓上面的内容。

    朱祐樘自然知道太监闯入所代表的意义,但脸上并没有出现过多的情绪。

    虽然他放缓了向东扩张的步伐,但不确定是日本是否会反扑九州岛,或者野人女真主动进犯东北粮仓,亦或者蒙古那边突然南下。

    朱祐樘看到郭镛将急件转递上来,显得不动声色地接过急件。

    这一刻,整个奉天殿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氛围。

    倒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