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 尽力了
第1382章 尽力了 (第2/3页)
世南认罪,指控罪庶珅及元得志,我别无办法,也只能妥协于太后,暂时赦免谢、韦二人,才能暂保圣上不受谤疑。”十一娘不动声色,委婉替莒世南邀功:“怀恩王为挽社稷之危,宁愿自降罢息内乱,却不料仍然难逃韦太后毒手,莒世南悲恨难释,他本已视生死为度外,苟延偷生,只望为怀恩王及十万义士讨回公道,他坚信圣上乃明主,闻知竟可能遭受谤毁,反让韦太后奸计得逞,他不能容忍,所以才坦布罪行,事实上他根本不知罪庶珅曾经指使施延献呈绝嗣之毒,这一部份供辞,乃我授意。”
也就是说,十一娘从始至终,都没有为江迂开脱,施延究竟听令于谁,其实不能确论。
这是虚虚实实之计,依据十一娘对贺烨的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瞒骗得过他。
“我怀疑过阿翁。”十一娘反而提出疑点:“因阿翁的确具备投药之便利,且罪庶珅之党徒,除杨公以外,尽被太后斩草除根,杨公从未提起过此事,想必关于此等要秘,罪庶珅既用不上他,也不会告诉。更兼,事隔多年,紫宸殿中宫人,难免变动,尤其仁宗驾崩之后,贺洱即位,罪庶珅大有机会杀人灭口,实在难察当年,他有无安插耳目潜藏仁宗左右。”
绝嗣之药是投放酒水之中,江迂虽有机会,但紫宸殿这多宫人,但凡能够接触酒水之人,其实也都难逃嫌疑。
十一娘强调江迂难脱嫌疑,实则是为了引导贺烨,贺珅也有能力部署。
当年韦太后可十分信任小韦氏,任由小韦氏笼络宫人,贺珅自然可以利用小韦氏,将耳目安插在紫宸殿内。
“伊伊说怀疑过,看来后来已经打消怀疑。”贺烨道。
“察无确凿。”十一娘承认道:“但我当然愿意相信阿翁,再者,元得志已经亲口承认听令于贺珅,参与弑君之罪,若仁宗绝嗣,贺珅乃获益之人,事实也确然如此。”
当贺衍驾崩,名正言顺的继位人其实是贺烨,不过韦太后必定不会容许,当初江迂投药时,并没有想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