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改变皇帝

    第四百八十九章:改变皇帝 (第3/3页)

摇头。见其模样,赵佗便知道并没有说服对方,他立刻又说出第二条理由。

    “且臣认为,让黔首也通行于驰道之上,不仅可以时刻巡视道路情况,还能让他们感恩于陛下修路之德,更加归心和臣服于陛下。”

    “感激朕的修路之德?”秦始皇眨了眨眼。赵佗立刻道:“然也,驰道之上,每隔一段距离,当可刻石作画,铭刻陛下为天下黔首拓路之功,同时也让各地法吏和乡里小吏,向黔首宣传此功。”

    “这样做,天下黔首,每当行于驰道之上,亲身感受到这条恢宏大道的便利时,就会在心中感激陛下的恩德啊!”

    “同时再让各地吏员宣扬六王残暴,只顾自己一己私欲,修建宫殿劳民伤财。而陛下却是心存天下万民,所建之路,亦是为了振抚黔首。如此便可形成对比,让天下之人对六王之暴厌恶,对陛下之恩德而感激。”

    “这样的做法,不仅是让天下黔首为我大秦巡守驰道路况,更能趁机收拢民心,助我大秦安定天下!”说到最后,赵佗抛出了一条对秦始皇拥有最大吸引力的理由。

    “昔日上古之时,三皇五帝噼荆棘,修小路,连城郭,而使人记其功劳。”

    “而今陛下却是为天下万民修了一条康庄大道,便万民出行,其功之大,远超上古帝皇,如此方才配得皇帝之名号!更能让天下万民传颂,陛下乃是天下万民之皇帝!”听到最后,秦始皇眼中已经是异彩连连。

    赵佗的提议不仅有实利,更能得盛名,还能收拢民心,有助于安定天下,更能让他皇帝的名号越发高大。

    何乐而不为呢?

    “好!你之言甚好,朕修驰道,便万民出行,如此方为天下万民之皇帝!”秦始皇颔首称赞,已是认可了赵佗的提议。

    听到这话,赵佗忙道:“陛下圣明。”赵佗心中十分喜悦,他的目的达到了。

    此番驰道之事,并非他脑子一热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想法,拥有他自己的私心。

    赵佗提前并主动的提出修建驰道,不仅可以反击王绾关于交通不便,难以治理边地的说法。

    而且还能让他赵佗在驰道一事上拥有充足的发言权。来自后世的他听说过,秦之驰道,耗费民力甚众,却只供皇帝巡游和使者军队通行,黔首庶民是不能走的。

    这样一来,耗费了巨大民力修建的驰道却是对于万民无利,这也是后世对秦始皇多有批判的原因之一。

    虽然也有说法,言驰道只有中间路段是禁止通行的皇帝专用道,黔首可以走两侧。

    但赵佗不敢赌这个说法,万一这说法是后世猜测的,等到明年驰道被别人提出后,说一句不准黔首通行,那驰道就完全成了和历史上一样的耗费民力而不便民的过程,只会招致怨声载道,更让秦失民心。

    而且就算真的可以让黔首走两侧,但不能穿中道而过的话,一样非常不方便。

    想一想,一条几百里长的大道你只能走一侧,穿中间而过就是违法犯罪,要判刑。

    那如果有人有事想到路对面去,那该怎么办呢?在没有高架桥的时代,如何跑到对面去?

    所以赵佗抢先提出修建驰道,并作为提议人建议让黔首万民可以走驰道,将其完全开放,那可就真的将这件大工程变成了造福万民的好事。

    后人常言: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一条好的道路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多么大。

    而赵佗此举,不仅让历史上害民的工程,变成利民的工程,尽收天下民心,甚至靠着舆论,宣传了一番六国君主的自私残暴,打击各地黔首对六国的拥护之心。

    且保持了原本修建驰道的目的,加强秦中央对于各地的管理,方便军队的调动。

    可谓一举多得也。当然,最重要的是,赵佗改变了原本历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

    他改变了皇帝的想法。从驰道这件事开始,一点一点的改变皇帝。赵佗抬起头。

    看着帝榻上的始皇帝。心中喃喃道。

    “我想让你变成真正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