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五章 登高之门

    六二五章 登高之门 (第3/3页)

  开皇年间,这个人是地方官员考核当中的魁首,早年在岐州做刺史,贤名远播,天下称誉。

    于是杨坚当时说了一句,这样的官,不该只造福岐州的百姓,应该让他去其它地方也干一干,三年后,杨坚让他转为相州刺史。

    就此,朝堂以高熲为首的诸位大佬,提议天下地方官员,州郡三年一换,县令四年一换,本来还打算将佐官的任命权收回中央,但是阻力太大。

    不过从那时候开始,地方很多佐官,比如郡丞、郡尉,朝廷已经开始直接任命了。

    “本就是国策,自该推行到位,”杨约是开皇老臣,人家开皇年间是裴矩在内史省的下属,参与过大隋各项律法的制定,属于是大隋行政机构以及国事改革策划的参与人之一,他是完全赞成杨铭的。

    杨铭继续道:“天下九品官员任命,收归朝廷,由吏部考核,佐僚回避本郡,任期四年,不得连任。”

    宇文述赶忙站出来道:“太子英明,地方行政权力,确实应朝廷直接任命,方保我大隋国祚万世平安。”

    其实这些政策,开皇年间就已经这么干了,但是当时刚刚立国,阻力太大,现在时机已经渐渐成熟,是时候落实到位了。

    而朝堂上这帮人,肯定是同意的,一来,这本就是国策,很多人也都是参与者,比如崔仲方。

    二来,地方任命收归朝廷,对他们只有好处,因为会有更多的人,走他们的门路。

    就是有一点,不太能适应,本地人不能在本地做官。

    于是杨恭仁提议道:“佐僚回避本郡,应将京兆和东都划除在外。”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因为京兆郡和洛阳,本地人基本掌握了大部分的岗位,你换不动的,而且这里又是国家的根基,不能轻易去换。

    换了,是弊大于利。

    杨铭微笑点头:“自该如此,那孤就发布第一项任命,光禄寺少卿梁文谦,转河东太守,原太守窦庆,转光禄少卿。”

    这个属于是平调了,光禄寺少卿,一寺的二把手,不比河东太守差。

    但是窦庆肯定不乐意,但你不乐意能咋滴?你坐在这个位置上多少年了?我十二岁的时候,就是你,我今年二十六岁,还是你,你该挪挪屁股了。

    梁文谦是梁彦光的长子,论辈份,还是梁师都的大侄子呢。

    “先奏报陛下,然后三省合议,增改入大业律当中,任何人不得违律,”杨铭沉声道:

    “吏部负责核查,当下有任期满三年四年之地方官员,即刻调任,有留连不遵者,降品一级,观其后效,再做录用,县级佐僚优先录用科考进士。”

    其实就是互相换个地方,继续当太守县令,想要进中枢,没那么容易。

    想要保证国家稳定,这个政策是非常重要的,比魏征那个事可大多了,而对进士的优先录用,势必会让天下士子趋之若鹜。

    一扇登高之门,就此打开。

    大隋王朝开中华科举之先河,在历史上只有寥寥几笔,杨广也是倒霉,历史上干的蠢事太多,以至于这么牛逼的功绩鲜有人知,殊不知,他为后世万千士子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没有隋末大乱斗,杨广可称一代明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