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二章 魏征上殿
四零二章 魏征上殿 (第1/3页)
大兴殿内非常暖和,因为殿内的角落里摆放着很多暖炉,暖炉都有烟囱接入中空的墙内,墙内前后设有通风孔,会将烟雾吹散。
杨广在面前的几桉上翻找一番后,拿出一本奏疏,看完后道:
“听说朕不在京师的这段日子,有一个河北士子,把朕的两个儿子都给骂了?”
皇帝这话一出口,众臣下意识的互相对视,大家心知肚明,决战开始了........
御史台大夫张衡站出来道:
“回禀陛下,确实有这么一个人,出身河北巨鹿,名叫魏征,此人父亲魏长贤生前为旧齐屯留县令,祖父魏彦旧魏时为光州刺史,算是官宦之家,此人目前为河东名士王通的弟子。”
杨广皱眉道:“王通?是不是原来国子监王隆,王伯高的儿子?”
“正是此人,”张衡道:“这个人眼下在京师传道授业,门生已有六百人之众,荥阳王如今也是王通的弟子。”
杨广冷哼一声:“这个人到底如何?他能教的了朕的孙子吗?”
张衡道:“此人学问极好,在河东享有盛名,门下弟子私称其为文中子,臣也下功夫调查了一番,确实是大才。”
杨广顿时冷笑:“文中子?易经有爻辞:黄裳元吉,文在中也,意为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他配的起这个称呼吗?”
宇文述直接站出来道:“此人不过二十余岁,斗胆包天,竟敢私下称‘子’,实为儒家窃贼,断不能为荥阳王之师。”
子,是华夏古代对某一学派创始人或者有杰出成就者的尊称,也可以为学问、人品都令人钦佩的士人的尊称。
一般情况下,必须得到皇帝认可,才算是正统,而王通的文中子,是在后来的唐朝得到认可的,杨广不认,因为现在的王通年纪还轻,还没有达到老年时候那个高度。
人家王通是裴矩请来的,宇文述不知道,要是知道,他就不会站出来挑刺,因为裴矩会下场保人。
果然,裴矩笑道:“不过是其弟子的私下尊称而已,许公国无需小题大做,骂人的是魏征,又不是王通。”
宇文述见到裴矩下场,心知这事到此为止,不要再和裴矩争论了,裴老狗那张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
裴矩朝杨广揖手道: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王通来京师不过一年,我关中子弟多有拜入其门下者,可知其学问通达,臣以为,陛下或可召入国子监任教。”
王通那套学说,是冲着皇帝去的,但是眼下大隋的皇帝用不着,皇帝下面的臣子更用不着,因为他的学术主张中,还突出一个“谏”字,意思是皇帝有不对的地方,作为臣子要指出来。
杨广的字典里压根就没有这个字。
裴矩难道不知道杨广不喜欢这个人吗?为什么还要推荐对方进国子监呢?
这招叫以进为退。
他担心皇帝因为文中子这三个字,收拾王通,所以直接给皇帝提供一个驳斥王通的机会,这样一来,王通虽然没有机会进入国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