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孤愤
第二百九十章 孤愤 (第2/3页)
难言。
随后朱棣坐在龙椅上,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今天的事情还有许多,比如要准备接受朝廷里武勋们的觐见,既包括燕军的老兄弟,也包括很多洪武开国勋贵。
除此以外,还要着眼看看皇后委托给他的事情,给她的妹妹徐妙锦寻个如意郎君。
想到这些琐碎的糟心事,朱棣叹了口气,心情复杂地睁开了双眼,抬起了左手,揉了揉额角。
世界当然不会因为朱棣心情不好就停止运动。
这便是要说,随着姜星火的出狱主持变法,各方势力、人物,都有着自己的谋划,事情显然不是单线条进行的了,而是变得愈发复杂了起来。
不过人有远近亲疏,事有轻重缓急。
花开数朵,先紧着表眼前这一枝再说。
朱棣打发走了解缙,趁着还没有到晚上宴请勋贵武臣的时候,准备自己找点事干。
嗯,朱棣现在愈发理解他爹朱元璋了。
男人到了中年,确实需要有一件说得过去的正经事,来让这件正经事充满自己的时间。
只要做这件事,就可以心无旁骛地摆脱各种家长里短的琐事。
——皇帝的这件事,就是批奏折。
这个奏折,非是大皇子朱高炽与内阁成员们批的。
而是密折。
朱棣不声不响地试行了姜星火教给他的密折制,不过范围并不大,只是在南京城里的高级官员们,先进行小规模的试点。
符合密折制的级别的官员,文臣里,是六部尚书、侍郎、九卿;武臣里,是公侯伯勋贵,以及实权指挥使。
当然了,由于密折制刚刚试行,高级官员们还没摸清楚门道,武臣把写密折这件事视为猛如虎也,文臣们也不敢乱说话,所以递上来的密折,并不算多。
朱棣没花费多少工夫,就轻松批阅好了。
“咦?”
朱棣看着手中的最后一份密折,挑了挑眉。
这份密折,是礼部右侍郎宋礼递上来的。
礼部,主官是尚书李至刚,辅官原来则是两个老头。
左侍郎董伦,就是之前的《太祖高皇帝》实录的总裁官,在景清刺驾的时候,已经告老还乡,致仕去也。
右侍郎王景,跟卓敬有些相仿,今年六十六了,是个大文豪,所写文章高深雄健,深得古文派精髓,在明初被赞誉为“上继屈宋,下并班马”。
左侍郎董伦的位置,并没有被大多数官员预料的那样,被原来的户部右侍郎卓敬升半级补上,而是本部的右侍郎王景补上了去至于王景空出的右侍郎,也是内部消化了,经过各方较量,朱棣最终任命了从刑部员外郎专任礼部员外郎不久的宋礼来当。
宋礼今年四十三岁,是个有能力的官僚,也是一个很想坐稳自己侍郎位置,甚至更进一步的官僚。
他也是第一个对朱棣表明了支持变法态度,愿意做变法马前卒的高级官员。
但这封表态的密折多少有点怪。
宋礼的密折里,先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感激皇帝提拔他当了礼部右侍郎,说自己绝对支持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