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开

    第四百三十九章 月球基地完全展开 (第3/3页)

。”

    “说说检验人员的情况。”

    陈果立刻追问。

    实际上,“检验人员”这个名头,算是一种曲折的说法。

    更直接的来讲,被选中的检验人员本身就是一种标志。

    他不需要像专业航天员那样承担任何航天方面的工作,也不需要像科研技术人员那样去开展实际的研究,他要做的只是登上月球,在月面基地上生活一段时间,随后再跟随后续的返回舱一起返回。

    他是在检验吗?

    理论上说也是,不过他检验的是“月面基地的综合保障能力”,检验的是华夏构建的这个基地,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保障一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生存、工作。

    “检验人员背景资料已经下发下去了,我就不多做介绍了。”

    “目前的情况是,他已经完成了基础训练,结果很好,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在基础知识方面,他的准备也相对充足。”

    “当然,他此前获取的信息是相对陈旧的,但大方向没错,这给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

    “我们将会在两个月之后,安排他进入天宫一号进行为期两周的适应性训练,返回之后继续修整、学习,并在6个月之后完成登月。”

    “很好。”

    陈果满意地点点头。

    “天宫一号准备情况怎么样?”

    这话一问出口,各个会场的与会人都有些沉默。

    “额应该说一切正常?第一批航天员已经返回了,目前是空置状态,下一步我们会扩展天宫的规模。”

    实际上,天宫一号的第一次载人任务就夹在嫦娥三号和嫦娥五号之间,理论上是应该引起一些关注的,但那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引走了。

    所以,沉默不是因为大家不了解这个“华夏第一个空间站”的情况,而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跳板,让大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好的,那就没问题了。”

    “按照计划执行-——另外,美方阿尔忒弥斯基地与我们广寒基地的直线距离不超过60公里,NASA已经正式向我们递交了合作请求,并且上级已经通过了。”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

    “所以现在我们面临一个新的情况-——广寒基地有可能会向国际基地的方向发展,并且有可能会引入来自他国的宇航员。”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让广寒基地与他国需求适配。”

    话说到这里,陈念不由得微微皱起了眉头。

    与他国需求适配?

    那就意味着,广寒基地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

    好吧,改造难度并不会太大,但总觉得.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我们需要再地面上建设一个训练基地,并安排其他有意向的国家前来训练。”

    哦,这样。

    陈念一下子又放松了下来。

    他发现自己在某些时候还是对国内的环境过于悲观了。

    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怎么可能还是我们去适应别人?那必然是别人来适应我们啊!

    陈果继续说了下去。

    “这个工作由西昌负责,你们有什么困难吗?”

    “没有困难-——要说有也有一个。”

    “我们还是希望他国宇航员先掌握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给点预算,我们建一个配套的专用中文学校吧.”

    接下来的讨论,就是一系列在预算和细节上的扯皮了,陈念听着没多大意思,但还是撑着听完了全程。

    综合来说,无非就是讨论了一番广寒计划的具体实施细节,但由于这个部分过于繁杂,4个小时的会议里讨论的内容恐怕连5%都不到。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折磨。

    不过,任何一个成功的项目,都是这么折磨过来的。

    好在自己下次就不用参加了。

    会议结束时,陈念很“不专业”地在自己的座位上摆弄着手机,而也就在陈果收起材料过来叫他吃饭时,他的专用手机里,却突然跳出来一条信息。

    而这条信息,让陈念的眉毛也跳了起来。

    “小念,南天门项目有新进展,过来看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