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总有人带着你绝境翻盘
第三百八十四章 总有人带着你绝境翻盘 (第3/3页)
会悄悄地捡起弟弟喝完的牛奶盒拆开,舔食着上面残存的几滴液体,随后又把踩扁的盒子整齐地放进随身的蛇皮袋了.
相比起威尔逊视频里所展示的所谓“苦难”,这一档系列节目所呈现出来的苦难,无论是在等级上,还是真实性上,都完全达到了碾压的级别。
而人们在看到这一档节目后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愤怒,而是惊骇。
事实上,许多人对苦难的理解是浅显的,是片面的。
许多人衡量苦难,只能用冰冷的数字,用所谓的“月收入不足XX”来定义。
然而这档节目,却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苦难绝对不止于此。
它不是一串数字,也不是一两个画面,它是一种贯穿了一些人整个人生的、始终压抑在他们头顶、让他们无论如何挣扎,都不可能直起身子的厚重黑云。
要不然呢?
卖早餐的老人能攒够儿子的医疗费,让他重新从床上站起来吗?
辛苦工作的职员,能存下足够的存款,让自己在那座魔幻的城市立足吗?
西北大地上的农民,能像愚公移山一样开辟出一条水道,灌溉她已经干涸的牧场吗?
还是说,拾荒的少年,能在某一天转动命运的齿轮,让自己的命运从此改变?
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这绝对不可能。
他们想象不到节目中所展示的这些人,他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能。
也想象不到到底是需要一个多么大的契机,才能将他们从泥潭中打捞上来。
——
直到一条评论的出现。
“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没有一点机会的。”
“04年的时候,我跟节目里的那个拾荒少年一样,父母双亡,辍学在家,每天只能靠左邻右舍接济的一点剩饭为生。”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完了,我无数次想过要去村里的农机店买瓶农药喝下去,跟我父母一起走了算了。”
“讽刺的是,我连一瓶农药的钱都出不起,所以我只能去偷。”
“但偷完之后,我又觉得这么干不行,我不想死了之后还背着骂名,所以我又活了下来-——这大概也是一种幸运。”
“我撑过了6个月,6个月之后,有人带我去了学校,给我办了学杂费免除,垫付了冬装费用,给了我一笔给足够度过一年时间的贫困补助。”
“在之后的三年里每一年,我都会拿到同样的一笔钱。”
“这笔钱让我顺利地读完了高中,考上了大专-——很遗憾,并不是大学。”
“大概是我天生没有那么会读书吧。”
“但那又怎么样?我现在一样每个月赚5000块钱。”
“就在上周,我回了一趟老家,结清了6年前欠农机店老板的那瓶农药钱。”
“那瓶被我偷回去的农药还放在窗台上,瓶子腐烂变形,里面的药水,早就蒸发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条评论发出之后,它的热度甚至超过了视频本身。
而在评论的下方,则又数不清的网友跟帖,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较真地去查看了视频里几个主人公的现状,随后分享出了那些令人惊讶地结果。
卖早餐的老人拿着特殊疾病专项补贴把他的儿子送去了BJ。
蜗居职员的公司接下了来自官方的重大项目,他也拿到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西北的农民没有亲自移山,徐工的XE215DA挖掘机替她挖出了水渠。
而那个拾荒的少年,就如评论区网友的经历一样,已经重新回到了本来就应该属于他的校园。
人生,真的如同深渊,坠入后就再也不能爬起吗?
直到这一刻,人们才突然明白了这一档节目的用意。
面对着汹涌的质疑和拷问,它几乎是面不改色地撕开了自己最深处的伤疤,将鲜血淋漓的肉体展示在漫天飞舞的苍蝇面前。
可就在那些苍蝇即将分食它的血肉时,那些流血的伤口却以惊人的速度开始愈合。
——
是的,我们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啊。
我们做了很多,只不过有些事情的效力,需要时间去证明。
或者换一种说法。
在过去许多年的时间里,那些航母,那些大炮,那些导弹,它们以决绝的姿态守护住了这个国家大多数人的碗。
而现在,也许是时候,该往碗里添饭了?
这时候再回头去看那些惨痛的苦难,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突然出现在了绝大部分人的心里:
也许,生活中确实是有许多绝境的,这是不可抹除、不可否认的真理。
但为什么你不相信,哪怕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中,也有人能带你翻盘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