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又省下上千亿

    第二百四十六章 又省下上千亿 (第3/3页)

了进去,插嘴问道:

    “伱们俩吵啥呢?”

    听到陈念的话,两人下意识地转过头来,看清陈念的脸后,王建成赶紧说道:

    “学长,你来的正好。”

    “我们现在遇到问题了,直流伺服电机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外骨骼反应很慢,穿上去简直是一步一摔.”

    陈念看了眼王建成,又看了眼乔麦,后者的脸上写满了愤愤不平的神情。

    那模样,就好像是家里的姐姐好心帮老弟做作业,最后还被嫌弃了一样.

    这让陈念不由得有些想笑,他轻轻摇了摇头,开口说道:

    “我刚才也听到你们吵了。”

    “其实乔麦说的是对的——我之前不就已经说过了吗?想要真正达到机械外骨骼的敏捷化,你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BCI脑机直连。”

    “现在这种技术条件,就算解决了直流伺服电机的问题,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外骨骼‘如臂指使’。”

    “你不如真的换个思路,就按你乔麦姐说的那样,先解决负重的问题,再去考虑敏捷性.”

    “但负重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也没有用啊!军队作战的时候,没有敏捷性,难道敌人会等你慢悠悠地挪上去吗?”

    听到王建成的话,陈念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懂个锤子的军队啊!”

    “你不会真的觉得,机械外骨骼造出来,是为了培养像士官长那样的超级士兵的吧?”

    “可别开玩笑了.机械外骨骼的真正出路,是为了解决疏散化作战的问题。”

    “啥叫疏散化作战?”

    王建成一脸懵逼地问道。

    “.所谓的疏散化作战,就是指将大规模集团作战拆解成多模块、分散化、超视距的复杂战役,通过独立的作战单元来组成整个作战和指挥体系。”

    “这种作战方式,实际上是空军、海军现代化作战的延续。”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传统作战方式中天然劣势,尽可能发挥出单个作战单元的最大战斗力。”

    “这么说吧,它是一种宏观上的三三制体系”

    “哦明白了。”

    王建成点点头,但随即又问道:

    “但这跟我外骨骼的设计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

    “这样的作战方式,要求每一个作战单元都拥有极高的火力投送能力,否则作战单元一旦分散,就很容易被围歼。”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么去搞武器小型化,要么搞无人体系人机配合,要么就是提高载重——也就是现在的机械外骨骼。”

    “所以,机械外骨骼的意义,并不在于敏捷作战。”

    “因为在大多数战场上,并不存在需要战士频繁机动、高速移动的场景。”

    “他们需要做的,是在一条战壕里一蹲蹲一天,在漫长的行军路线上一走走几百里,或者是守在大炮后面搬运弹药,一搬就搬几百上千发。”

    “这种情况下,你觉得他们真的需要多敏捷吗?”

    “毕竟,我们培养的不是士官长,是普遍的、能够紧密配合的战士啊.”

    听到陈念的话,王建成一时沉默下来。

    而一旁的乔麦,则满脸都是“对对对就是这样”的神情。

    趁着王建成没有回答的当口,她开口说道:

    “我的思路也是这样的,解决了负重问题,就能提高持续作战能力,至于进一步的应用,我们可以慢慢来嘛。”

    “也不是说敏捷化的外骨骼完全没用,比如特种作战啊、民用的机械操控啊等等,都还是有用的。”

    “但产品总是要一步一步迭代的嘛。”

    “就像我们的歼二十二、J-20B,别看它们现在表现那么完美,但在背后,肯定也是经过了一版又一版的改进的,不信你问你学长,他不是也参与了一部分工作嘛。”

    “没错吧,陈念?”

    听到她的问题,陈念一时愣住了。

    一版又一版的改进?

    还真不是

    不过,现在的状况,这种话肯定是不方便说的

    于是,他只好开口道:

    “嗯,是的,确实是要改很多次的.”

    晚点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