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定向执法

    第276章 定向执法 (第2/3页)

在这宣室殿时,儒家之言,便绝不能被摆上太子的书案。”

    “也正如卿方才所言:太子,已经过了学习经、书大义,学习人生道理的年纪;”

    “这般年纪,太子应该学的,是如何做好一个储君。”

    “如何做好我汉家的储君、如何在将来,做一个合格的汉天子······”

    ···

    “旁的,卿教不来;”

    “朕只需要卿,以自己已有的学问,让这般年纪的太子明白。”

    “——明白过去这些年,我汉家,究竟在为什么而愁苦、为什么而烦恼;”

    “自太祖高皇帝、孝惠皇帝,到后来的吕太后、先太宗皇帝,又是因为什么,而对外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这些事,卿,都必须让太子明白。”

    “这,不是朕的诏谕。”

    “是我汉家、我刘氏,自太祖高皇帝以来的历代先帝,对卿的托付······”

    随着这一句句无比神圣,又极尽庄严的话语,从傲立于御案旁的天子启口中道出口,卫绾本就深深弯下的腰,只不受控制的又沉下去一分。

    正当卫绾那始终悬空于地板以上不到二寸位置的头颅,要和地板来一个亲密接触时,天子启再悠悠道出最后一语,却让卫绾即将触地的额头,再次悬停在了半空。

    “如此重托,卿,能肩负吗?”

    “愿意肩负吗?”

    “——卿愿意为我汉家、为我刘氏,傅教出一个孝武皇帝吗?”

    “愿意傅教出一个能为天下,了结这百年恩怨的明君、雄主,古今未有的千古一帝吗?”

    ···

    “卿,能做到吗······”

    ···

    ···

    ······

    ·

    “卫太傅~”

    “嗨;”

    “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一时间,上林苑,思贤苑外不远处,少府冶铁作坊。

    在少府官员的小心陪同下,和兄长刘彭祖慢步于小道之上,刘胜的面容上,只一阵说不清的轻松,和惬意。

    钱的事,并非是一朝一夕,也绝不是刘胜找三五个人、说三两句话的事儿。

    但至少目前为止,刘胜为此事所做出的努力,大都取得了期望以上的结果。

    尤其是在大哥刘荣、四哥刘余为首的,和刘胜同属一脉的宗亲诸侯,愿意服从刘胜对钱、铜事宜的安排之后,刘胜对统一钱币一事的顾虑,已经是散去大半。

    剩下的,基本就是一些粗枝末节,以及具体操作的事了。

    今日,刘胜带着兄长刘彭祖,来到这处已经被少府改造成铸钱作坊的‘作坊聚集区’,也正是想视察一下先前,自己给少府交代下去的事,是怎样的进度。

    而在兄长刘彭祖有意无意间,提起自己将来的太子太傅卫绾时,刘胜做出的反应,却颇有些让刘彭祖感到玩味······

    “过去,只知道中郎将卫绾,是一个按部就班,绝不愿意节外生枝的本分人。”

    “按理来说,这样一个本分人,即便是做了太子太傅,也大概率不会改变自己的性格。”

    “——就如先帝时,太宗皇帝先后为父皇,找来了很多闻名天下的学者,来做父皇的太子太傅;”

    “但最终,却是唯唯诺诺,遇事不发一言,只知请示父皇‘该当如何’的张欧,得以以太子太傅之身,被父皇从太子宫接入未央宫。”

    “如果这卫绾,也是和过去的张欧——如今的张廷尉一样的人,那我倒是乐得如此;”

    “只是卫绾,是父皇为我挑选的第一位太子傅······”

    “父皇,恐怕并不会让一个单纯的‘老实人’,做我的第一位太子傅······”

    感受到刘胜语调中的些许担忧,一旁的刘彭祖稍一挑眉,又若有所思的点下了头。

    说起如今的天子启,或是曾经的‘太子启’,便是如今的长安街头,也还流传着与这位太子殿下的‘光辉岁月’相关的传说。

    什么一怒之下,抡起棋盘砸死吴王太子;

    又或是外出游玩误了宫禁,被当时的廷尉张释之逮住,告状告到了先帝面前,逼得先帝脱帽谢罪,这都还只是广为流传的经典。

    真正让长安街头的百姓,至今都津津乐道、时不时提及的,是当年的太子启、公子武二人,在这三辅大地道出闯荡时,留下的一个个故事。

    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