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赞普的伤疤
第七百七十四章 赞普的伤疤 (第1/3页)
红烧肉帮已经将人派出去了,到处打听虬髯客的消息,就像是陛下在前几年就派人去查问过一样。
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人在哪儿。
若是虬髯客打算隐姓埋名,换个身份活着,他若不想走出来,想要找到他,谈何容易,除非这位豪侠想要主动站出来。
这又成了红烧肉帮一件悬而未决的事。
朝中,今日的朝堂上又吵成了一片,对温挺屠戮百济人之事,礼部拿出了坚决维护的态度与中书省的刘洎等人硬钢到底。
在讨伐百济这件事上,礼部态度坚决,非要拿下百济不可,一统辽东势在必行。
下朝之后,文臣武将三三两两走出太极殿。
张大安低声道:“坚持要拿下百济是骊山的意思?”
许敬宗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是低声道:“一统辽东是大唐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那就我们礼部来做,只要陛下没下旨让温挺收兵,管他中书省如何言之凿凿。”
李义府跟上脚步也附和道:“许尚书说的是,我大唐要一统辽东!”
温挺手中只有一千余人,连百济王都拿下了,这个战果确实不错,只不过要给此人功劳很难,以现在中书省的态度,他回来之后能否平安还不好说,甚至会降罪。
张大素笑道:“百济和新罗的兵力本就不多,那不过是一个州府大小的地方,高句丽尚且还有坚城可守,新罗与百济什么都没有,据下官所知,他们能号召的兵马也都是渔民罢了,大唐出动一支三百人的府兵也能扫平。”
当年的张大素出关去过西域和高昌,此人通晓关外诸多的小国的情况。
自当年和魏王殿下一起编撰括地志与关外地理之后,他如同活着的关外全书,很多地方风貌风俗他都能说上一二。
既然张大素是这么认为,众人也觉得没有错,拿下了高句丽渡过了最难走的滩涂与沼泽地,越过高句丽的山脉南下之后,便可以直捣新罗和百济。
从地理上来看,只要中原掌握了高句丽,南下就轻松了。
历来兵法地势所言,北上艰难,南下容易。
许敬宗迟疑道:“怪了,他们当年是怎么拦得住杨广的?”
礼部几位侍郎纷纷点头,很有同感。
众人走到礼部的官邸,张大安平日里话不多,想得最多,他猜测道:“骊山的意思多半不会让温挺就这么回来。”
张大象疑惑道:“是何意思?”
三兄弟中,现在张大象对这个弟弟刮目相看,他的进步太快了,众人想不到的事情,他总是能够考虑到。
张大安又道:“县侯真正的想法与目的,其实是希望温挺不仅仅要拿下新罗与百济,还要东进拿下倭岛。”
这件事确实没有说起过,许敬宗左思右想又觉得这番话有道理,新罗与百济有什么好谋夺的?
那片地方穷得都要尿血。
打下来的意义并不大,不过是往后治理教化的问题,要说张阳要放纵温挺,唯一能够想出来的理由就是扫平新罗和百济之后,东进拿下倭岛。
早在张阳还是礼部侍郎的时候,就从那位倭僧口中得知,倭岛有银矿,很多很多的银矿。
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初礼部尝到过甜头,张尚书不会任由那些银矿就放在那儿。
如此说来,许敬宗也想通了,他忽地拍案而起,怒道:“那帮倭奴竟然只拿这么一些来朝贡,其心可诛,必有反心!孰不可忍!要灭了他们,斩草除根。”
许敬宗跟随张阳这么久,他的脚步依旧很坚定。
张大安喝下一口茶水皱眉思索着,又想起了张阳说过的话,看来许敬宗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上坐不久了。
最多三五年,陛下就会将他升任中书省,现在的许敬宗就差功绩了。
而这份足够升任中书省的功绩,骊山一定会送到他手里。
如今想通了,张阳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会轻易说出真正的想法,他想做的事情一直在悄悄进行着,等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张大安忽然又笑了,许敬宗是个聪明人,三两句点拨就能明白其中深意。
不多时,一个太监走入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