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对弈

    第四百一十四章:对弈 (第3/3页)

长的。因为这些路他们真的都用脚走过。

    比如张冲眼前的沮授就是如此,他自小就有大志,习于山川地理人情,游历北疆,长其才情,这也是他能为卢植谋划北疆节节防御战略的根本原因。

    有沮授讲解,他张冲才知道人家卢植移兵常山关的原因。不然自己还在那左右揣测,不得要领。

    这就好像下棋,对面随手一子看似无聊,实际上已经堵死你了唯一可能赢的机会,这就是差距。

    张冲悚然,这才认识了高级的智慧到底是何等程度。

    但张冲这人就有个优点,就是特别尊重人,尤其是那些有东西的人,过去他对沮授还有点不以为然,不然也不会把人家晾在辎重营做账。

    现在,张冲就开始虚心请教了,他给沮授一盘大枣,请教道:

    “听先生所讲,本王才知道卢植的意图。但本王还是有一处疑惑,那就是为何本王的谍报说,卢植在常山关抵御鲜卑人呢?”

    沮授是典型的君子,表现在对张冲这样的王者有一种莫名的尊崇。而这个时候这样的尊崇对象突然在言论和态度上突然表现得非常谦卑的时候,他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受到重视的感觉。

    这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自我催眠。五千年来,这样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说到底,学得文武艺,那就是货于帝王家。

    于是沮授赶忙一拜,然后将他的看法表达出来给张冲参考。

    沮授说,可能现在常山关的确有鲜卑人袭扰。

    因为常山关外真的有鲜卑人。

    大致是在东汉初年的时候,因为匈奴叛乱,光武曾放弃了北地诸县,将雁门、代郡、上党三郡民,迁徙到了常山关以东。

    尔后汉室大破匈奴,但却并没有再将原先的民众迁移回原地,而是给归附的南匈奴内附了,当时设置了一个匈奴中郎将来管理。

    具体有多少匈奴人口在这个地区呢?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听说,光泫氏县一地的匈奴就有万帐落,可以拉出万人控弦。

    不仅如此,这一地区还有鲜卑人。虽然鲜卑人与汉人仇杀百年,但鲜卑人并不像汉人是一个成熟的国家,它是一个游牧名族的集合,谁有力听谁的。

    所以依旧有大量的鲜卑人贪恋代地的富饶,在这里杂居。而他们被统一称呼为代人鲜卑。这些人基本与当地汉民并处,一同生活。

    而汉人豪强们也常招募鲜卑人为兵。但这些人并不是总是服从的,因为和汉人杂居,两者总是会爆发激烈的冲突。

    而这个时候汉人的长官就要出面调停。

    所以沮授就猜测,可能当时常山关外正有这样的冲突出现,而卢植作为汉吏长就出面调停这事。

    虽然沮授是这么说,但张冲本能觉得并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张冲要是没记错的话,沮授所言的代郡鲜卑岂不就是日后拓跋家的那一支?这支鲜卑可以说是中原王朝的打手啊,那卢植老匹夫不会因为觉得打不过他,就去代郡招鲜卑人吧。

    实际上,张冲想错了,现在的代郡鲜卑和所谓的拓跋家可没关系。

    但有一点张冲没想错,那就是咱们的卢植去常山关,是一石二鸟。

    他既是去那里堵住北疆防御上的漏洞,又是去那里招募代地的鲜卑和匈奴人以及汉人豪杰的。

    本来卢植此举最大的风险就是他出大部分军力东趋常山关,会使得蓟县不稳。

    但他也没办法,草原那些胡人最重力量,只有兵强马壮去招募,才能有作用。光靠汉室的权威?

    对不起,现在不大好使了。

    所以在此之前,如果董访那边可以抓住机会北上,没准真的会打得卢植措手不及。

    那时候卢植又没能招多少兵,又后方空虚,恰是好时候。

    不过这也说不准,因为如果只有董访出兵过滹沱水,他就完全是孤军深入。要是拿不下蓟县,那后面被南面的河间兵一抄,那可能真要玩脱了。

    所以,历史没有如果,一切都只能继续向前。

    张冲,颤抖吧,见识一下人家卢植的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