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军市

    第二百二十九章:军市 (第3/3页)

团结。人家倒是想团结你呢。

    --------------

    光和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颍水西岸,原先满是尸体的战场已经陆续被清理了,随之的是一座巨大的军市,此时正有无数人在这里面互市。

    而这就是张冲的建议,张冲要用缴获的辎重和汝南各营头的小帅交换俘口。

    两日前,张冲和神上使马元义以及汝南黄巾的黄邵都见过面了。在马元义的大帐内,张冲向马元义寒暄了多年前的相救之恩,而黄邵也向张冲表达了其兼程数百里相救的恩义,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热络的。….

    不管太平道损伤到底有多么巨大,此时在这片大帐中的诸人皆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这次张冲和马元义、黄邵见面,主要目的就是想确定一下两人对后面一步的战略看法。

    但这第一个事情,众人就聊崩了。

    马元义是想带着人继续北上,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攻击京都洛阳。从洛阳逃出来后,他无时不刻想着的就是带人杀回洛阳,屠遍那满朝公卿,为枉死的同道复仇。

    而汝南的黄邵却不愿意北上。和前渠魁彭脱不一样,黄邵等一批小帅普遍对河北太平道没多大认同感。因为他们都是各自渠魁在家乡陆续发展的,根都留在本地。原先第一代的渠魁,还能因为太平道的整体战略而相互联系,等到黄邵这批,四分五裂不可避免。

    黄邵不顾马元义难堪之表情,很直接的就说,他要带着弟兄们返回汝南。原先留守的老弟兄在豫州牧王允串联的豪强军的袭扰下,减员严重。现在,汉右中郎将朱儁还带着万余汉军主力南下汝南,如果黄邵不带人回去,那汝南的老弟兄们必然要遭受致命的打击。

    这是黄邵万万不能接受的。为家乡子弟而战还是为远在河北的三张而战,底层出身的黄邵分得很清楚。

    汝南、颍川黄巾的巨大分裂直接摆在了张冲面前,他本来是想建议两军和他一起北上攻打敖仓的。只要断了北中郎将卢植的后勤,那汉军三大主力,就真的是不残也死。

    而现在这局面,是张冲战前万没有料到的。但到底到了这个份上,张冲还是将建议说了。

    果不然,不仅黄邵摇头,就连神上使马元义反复思考后,也拒绝了张冲。马元义的意思是,如果一定要分军。他就倾向于去南阳,那里依然有十万黄巾军,马元义现在手上只有万余人马,怎么都不是很放心。而且南阳很多小帅都是他的老部下,只要他去南阳,张曼成就是再有自己看法,都只能被马元义兼并。

    没错,就是兼并。在张冲看来,马元

    义的真实意图就是要兼并友军,恢复实力。

    关于联军下一步战略,到底重大,虽然一开始众人并没有达成一致看法,但总归还是要多聊几次的。而且现在颍阳这边因为缴获了大量的汉军的粟米,他们完全可以在这里一边休整消化俘口,一边再继续聊。

    最后,张冲就建议搞了这样一个军市。他就是看中了汝南、颍川两方的俘口了。之前,他还不太清楚汝南、颍川的人口素质。

    但等主簿严庄将新一批对徒附细致调查的薄册交给了张冲,张冲才知道汝南、颍川两地,到底是多么藏龙卧虎。

    汝南和颍川两地人口加起来有近三百五十万,除了为数众多的衣冠豪强,但更多的是黔首。而这些黔首普遍素质都特别好,比如张冲收降的万余徒附,男丁中竟然有十分之一都多少认识点字,这就非常恐怖了。要知道,后世晚清,文化普及如此高的情况下,也不过才有百分之二十不到的识字率。

    这其实也是张冲不清楚这些徒附的来历。他们可不是真的徒附,往上数多少代,也多少是个豪强呢。这些人一代代人口滋生,社会阶层也越来越向下,但从上到下的流动,多少还是将以前的文化素养给带了下来。这才造就了颍、汝两地恐怖的识字率。而且相比于其人地方识字无用,汝颍地区商贸发达,识字技能本就比其他地区的更有现实作用。

    而得到这一数据后,张冲下定决心,要搞一个军市,花多大代价,也要吸纳这批高素质黔首。到此,他才明白了,为何后世曹贼说要依靠天下智力,然后就选择了颍川、汝南。这两地方,才是这天下真正的智库啊。.

    请叫我陈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