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67章 人屠白起终消亡

    长平之战 第267章 人屠白起终消亡 (第2/3页)

    此碑一立,虽无京观之貌,却又京观之效果。

    从此之后,每个赵人都会自豪地记得,秦国的武安君长眠在上党之地,连带着数十万的秦军虎狼;

    从此之后,每个秦人都会铭记,他们的武安君,有一般的身躯还在赵国的上党境内。让上党之战的伤痛时刻随着每个秦军。

    甚至,每一个从界牌岭而回上党的人都会看到这块巨大的石碑,随即就会联想到上党之战,联想到惨败的秦国与用兵如神的赵括。

    可以说,这块碑,就是将秦国的耻辱柱,也是赵国的功勋碑,更是他赵括的护身符。

    此碑在,便是对秦军无敌之言最好的反驳,也是赵军,乃至山东六国反秦的信心所在。

    当然了,凡是有利必有弊。

    此碑也在无声中,便将秦、赵两国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甚至此碑就是日后秦军进攻的灯塔所在,更会在日日夜夜中,无声地激励着无数的秦军将士奋勇杀敌,以雪前耻。

    只是此碑一立,再想推倒可就难了,至少赵王即便想推掉却是很难了。不论是赵国内部,还是山东各国,都不会允许赵国认怂。

    而秦人,却会不惜代价地想要推翻这碑。

    于是,一个阳谋便再度形成了。

    秦国相推翻这座碑,要么通过外交的手段,迫使赵王就范。要么诉诸武力,强行攻至上党。

    前者,会令赵王陷入众叛亲离的不利局面,而后者,则是赵括出山的最佳契机。

    没错,赵括在自己被雪藏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已经在为自己的复出,与下一场的大战做着准备。当然,仅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只是,可惜的是,历史已经不再是赵括所熟知的长平之战的历史。

    从草棚化为灰烬的那一刻,或者说从赵括将秦军反包围的那一刻起,历史已经悄然改变,再也不会按照赵括印象中的剧本进行演绎,而赵括的复出与战斗,也并不会按照赵括所设想的那般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