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 第212章 为救援难舍一地

    长平之战 第212章 为救援难舍一地 (第2/3页)

陶邑太富了!富到秦国甚至因此改变国策的地步!

    一面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一个是富得流油的中原膏腴。

    要钱还是要命?

    若是范睢来选,那肯定要命。可偏偏那陶邑之地,还是国舅穰侯魏冉曾经的封邑,虽然魏冉是被秦王亲手搬倒的,如今也已经故去,可人家那可是实在亲戚!秦王能安稳当上秦王,穰侯也是出了大力气的,如今魏冉才走了没几年,就把人家的封邑给送出去?

    你让秦王怎么想?

    所以,怎么选?没法选!怎么选都是错!

    这道选择题只能是秦王来做。

    秦王见范睢不语,当即也明白他的意思。

    思之再三,秦王还是狠了狠心,说道:「以陶邑之富,当可换我十万精兵也。」

    秦王的理由倒也简单,国策使然。自范睢出任相国之后,秦国的国策随之变为了「远交近攻」,而地处中原,隔着韩魏两国的陶邑,显然不属于近的范围。

    只是,做出这个决定的秦王心中认识是痛苦的。三年鏖战,秦国已经元气大伤,正是需要陶邑这样的经济特区进行输血和补血,将之给出,无异于将自己的血包拱手让给了对手的赵国。待秋收之后,赵国便能借此缓上一大口的血。

    说实话,秦王也不知自己的这个决定是对是错。

    闻言的范睢却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当即便已干脆地领命,根本不给秦王反悔的机会。毕竟「远交近攻」那是范睢所提出的基本国策。

    谈判的底线有了,接下来便是使者人选的问题。

    虽然从秦王到白起再到范睢,对于说服赵王退兵都抱有极大的期望,但同

    时,几人也深知道其中难度。因此出使的人选着实是个问题。

    秦王随即再度问道:「不知何人可为寡人出使赵国,说服赵王焉?」

    思虑再三,范睢终究还是向着秦王一礼道:「时不我待。微臣请为王使,亲自往赵国邯郸城中走一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