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圣人?

    第六十七章 圣人? (第2/3页)

    “常大人夫妇,三子一女,常探花父母双亡,寄居于常大人夫妇身边,世人都夸常大人高义,儿子们都没教出来,把侄子教成了探花郎,真的受人敬重。”程老夫人呵呵的笑着。

    “三子,侄子?”实娘拍拍脑袋,果然,她刚说哪不对。原来在这儿。老太太可是说了,常家是真正的寒门,哪怕族长也不过只有一间铺子,几十亩水田而已。能供出常大人,那真的是祖坟冒清烟了,所以常探花想借家族之力是借不到的。至于说常大人,自己有三子一女,纵是把侄子当亲子,但常大人寒门出身,娶的妻子也是平常人家,对他在官场并无助力。所以家产是要是随着他的官位,一点点的积聚的。

    五娘就是从实娘的教养花费开始教的实娘的管家理财,让实娘看清楚,这世上,最贵的,就是教育。别看教自己的都是自己的娘,除了不交学费,但其它钱,一分也省不下来。

    比如,学骑马得得有马吧?马具是不是要钱,养马要不要钱,养马的马夫要不要钱?单这一项就非平民人家负担得起。然后四娘子说的培养气质,那就更费钱了。贵气那是装得出来的?那是好东西里泡出来的……

    五娘也顺便拿供养一个学子的花费做类比,人家也培养普通学子,和培养风流倜傥才子。这俩的花费可是两样的,就像养她和养一个普通的五品小官之女,会有何不同一样。

    像刚程老太太说的,常大人出身真正的寒门,而他们培养出了一个探花,要扬名,要交友,要培养雍荣的气质,这些都是钱堆出来的。而且敢叫自己来,就表示,人家对这个侄子是很有信心的,那么花费更是了不起了。主要是,谁会这么干?谁会为了侄子倾其所有的这么干?这笔钱,足够他们再培养一个儿子了。一家出两个普通的进士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探花郎?

    “真是聪明!你看我们老五从小你六外公亲自教,带着拜访名师,京中名宿哪一个又没指点过他。他从小就是那些大学士们身边长大,是他们看着长大的孩子。哪一位没帮他看过文章?人家对他文章烂熟,糊名对我们没用。等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