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五)心如明镜

    番外篇(五)心如明镜 (第2/3页)

王朱由检的回信到了皇帝朱由校手中。

    天启二十九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皇帝朱由校同意了金融司的奏疏,但同时将两千万两的印钞数额降低到了一千万两。

    同时,户部尚书沈廷扬汇报大明朝田亩总数和人口数量。

    截止天启二十八年冬月十五,大明共有耕地十一亿八千四百余万亩,牧场约六十亿亩,人口两亿一千四百余万,其中汉人一亿九千二百二十四万。

    比较天启二十三年,大明增加约八千万亩耕地,两千万人。

    当然,在过去五年里,大明也对外迁移了三百七十二万余人,因此增长人口应该是接近两千四百万。

    五年增长王朝十分之一的人口,这样的人口增长离不开大明的医疗和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

    不管每个时代,生育困难的原因都是环境问题。

    在大明这种半工业半农业的环境下,土地就是生产资料,而新生儿一旦降生,朝廷就会分三亩耕地作为贺礼。

    三亩耕地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巨额财富,在拖拉机下乡的背景下,种三亩地并不花费太多力气,最少相比以前那种人扛犁地的情况来说是这样。

    养活一个婴儿,一亩地足够了,因此官府分的三亩地,等同是给一个家庭添加两亩地的收入。

    这还只是开始,等孩子入了户籍本后,他也就是生产队中的一员了。

    生产队每年开垦出来的土地,也都有孩子的一份。

    正常来说,哪怕是每年只分两分地,那到十五岁也有三亩地了。

    这三亩地加上官府贺礼的三亩地,合计六亩地。

    这些地最少在孩子上完中学前都归其父亲管理,到了中学后,如果还想继续深读大学,其父亲还能再拥有五年的土地使用权。

    而且,让孩子上大学,是能最大利益化的一个流程。

    只要上了大学,住宿和吃饭问题就都由学校解决,家庭只需要支出书本费和学习中需要的笔墨纸张费用就足够。

    大明的教育成本是极低的,朝廷每年都得拿出25%的财政来用于教育,这是教育之所以便宜的原因。

    至于这笔银子从哪里来,那自然是通过海外贸易和海外矿产、以及庞大的农业税了。

    因此,种种原因下,根本就不存在会有愚农不让孩子上学的现象出现。

    孩子上学不仅不会为家里增加负担,反而会减轻负担。

    这一整套的设计,都是源于齐王朱由检执政时期,朱由校和内阁从未做过任何更改,而效果也是出奇的好。

    对于体验过这个时代农活,并且没有太多娱乐方式的孩子们来说,有各种兴趣班的学校才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

    加上齐国没有所谓的期中考,而是只有期末考,孩子们的学业压力也并不大。

    因此,朝廷、大人、孩子都愿意延续这个制度,唯一不满的只有地方。

    毕竟大明的学校是耕读制,学生们需要自己种菜,所需地方需要弄出耕地给学校。

    如果是乡野的学校那还算好,随便划一块荒地就足够了,毕竟学校可以自己找生产队借拖拉机。

    可是如果在城里,那耕地就需要迁移人口,推平房屋,或者占用部分待建设用地了。

    这些城内土地可都与地方财政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地方上没少上疏内阁,请求将学校统一安置城外。

    不过地方的力量太小了,即便他们不愿意,也丝毫影响不了中枢的决定,

    长期这样下来,地方上为了弥补财政,自然就会做出许多违规的事情。

    天启二十九年三月初二,《大明报》报道了陕西朔方府马邑县的一则新闻。

    内容主要是马邑县衙门以各种名目对百姓罚款、收税的乱象。

    马邑县耕地不足,城内人口不多,因此为了满足官衙的开支,马邑县的百姓连连出门步行都可能面临被罚款。

    民间百姓都觉得衙门穷疯了,不仅仅是马邑,整个朔方府到处都在罚款,出门走路都可能被罚款。

    木柴税一文、车马税一文、河道税五文……

    诸如这些税还算比较合理,但许多税收就让人后怕了。

    被报纸曝光的税收和罚款中,一些菜农的菜比其它村好,因此比邻村出价高出十斤一文,但马邑县衙却以哄抬物价罚款该村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看似不多,却需要卖三万斤菜才能赚回来。

    关键在于,罚款收钱之后,官衙也没有让菜农恢复正常价格,而是不管不顾。

    菜农和菜商的正常交易所得就这样被马邑县官衙获取,而这仅仅是一个村的现象。

    这样的现象还存在于马邑县的各个乡村之中。

    在《大明报》的报道中,马邑县的官吏以各种手段方式,在过去一年时间里罚收达四千二百两,而马邑县百姓数量不过三万人。

    等同说,每个马邑县百姓平均承担了一百四十文罚款和乱税。

    哪怕以大明朝最新的工价,这笔罚款也需要他们工作十天才能赚到。

    这篇报道的出现让已经将报纸视为娱乐方式的许多百姓唏嘘,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大明报》关于各地乱收税的争相报道。

    山西和河南等地农民,均遭到了地方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