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故人再见
第五百六十五章 故人再见 (第2/3页)
荡气文化令人神往。
西安的历史十分久远,但西安城的历史却并不久远。
元朝入主中原后,统治者曾经大面积拆除江淮各地的城墙,原因就是因为不利于蒙古人统治,这也是元代城墙极少的原因。
因此,当朱元章推翻元朝统治后,明初很多城市都重建了元朝拆除的城墙。
南京城墙、平遥城墙,就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代表作。
庆幸的是,西安地处西北,并没有遭到城墙拆除的事情。
洪武年间,为了加强西北重镇西安城的防御,朱元章命人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扩建西安城,从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修复。
由于工程浩大,因此明西安城城墙一直是黄夯土的结构,这样的风格在大批量使用青砖筑城的明代显得格格不入。
因此直到隆庆年间,陕西巡抚张祉才上疏隆庆皇帝,将西安这座历经千年的土城墙用城砖包裹起来,这也是西安城墙历史上第一次砌砖。
张祉认为,夯土城墙虽较为坚固,但经受不起雨水的侵袭,常有夯土城墙因暴雨或洪水坍塌崩坏的记载。
城墙包砖,不仅可以提高防水,还可以在作战时发挥防御作用。
这样的提议得到了隆庆皇帝朱载坖的认可,因此西安城墙的加固工作也在同年展开。
得到了隆庆皇帝的认可后,张祉在西安城使用了大量的特制青砖。
这种砖比一般的建筑用砖要大,重量高达几十斤,体积接近后世的八块红砖。
由于明代西安城墙周长近十四公里,用砖量极大,因此这样的城砖,大概用了两千六百万块以上。
为了让西安城墙砖块之间结合紧密牢固,张祉以石灰、糯米汁作为粘合剂将城砖粘合起来,这也是它能保留到后世的原因。
另外除了城砖,张祉还深挖了西安的护城河,让西安城不再经历暴雨积水之苦。
】
张祉之后,陕西历代巡抚也在不断完善西安城的防御,到万历末年,当地的防御工程趋于完善。
等孙传庭就任西北经略,同时担任陕西布政使的时候,他又在原来西安城的基础上不断加固,并增设了二百门燕山五斤炮。
并且,对于西安城外的集镇,孙传庭也采取筑夯土墙的方式将他们圈了起来。
和平时,这一丈高的夯土城墙利于收税,追查逃犯。
战争时,这些夯土城墙可以保护集镇不被入侵。
虽然这么一来,在经过西安城外时,朱由检看不到集镇的风情和风采,但他却不得不夸赞道:
“关中缺乏木材,保护集镇就不容易被人寻到木料攻城,这办法是不错的,不过……”
朱由检夸赞的同时也开口道:“不过以后必然是火器的时代。”
“眼下火铳都能做到每分钟十数发的频率,万一日后火炮的频率也能达到每分钟十数发,那城墙的防御作用也必然大大减轻。”
“城墙一事,内地的城墙在原本的基础上修葺保留就足够,不用再扩建了。”
朱由检不准备大肆修建城墙,而孙传庭闻言也作揖颔首表示知道了。
二人乘坐的马车很快进入了西安的安远门,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有些稀疏,这也可以看出西安城的人口多寡。
“西安城有多少百姓居住?”
朱由检看着稀疏的人流不免询问,同时马车也直接驶上了城墙的马道。
“外城郭有百姓三万有余,主城十四万有余,城外集镇两万不到,合计是二十万左右。”
二人在马车上了城墙后下车,孙传庭也大致说出了西安城的人口。
“等大旱过去,陕西的百姓应该会过的舒服很多。”
二人走在安远门的城墙马道上眺望城内的街坊,孙传庭看着城内那稀疏的人口不免开口,朱由检微微颌首表示认可。
眼下陕西耕地虽然因为大旱锐减,许多旱地已经抛荒,但水田和水浇地依旧达到了一千九百多万亩,人口不足四百四十万,这也是陕西为什么旱情最严重,却粮价比山西低的原因。
等旱情过去,那两千多万亩旱田被复耕,陕西的百姓也就能过上云贵川那样每日吃肉的日子了。
四百多万人口已经很多,朱由检不准备让它再降低,不然就会影响到大明日后对西域、中亚的统治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开口道:“我准备在天启十九年夏季发动西征,收复西域。”
“这一战,还是得倚重你,而这一战过后,我也希望你回到京城,任内阁次辅。”
朱由检的话声声入耳,孙传庭听后也只能作揖应下。
他并不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内阁次辅,因为他明白这是朱由检保护他的手段。
他若做上内阁首辅,以他的性格,必然不得好死。
他做次辅,洪承畴做首辅,杨文岳、吴阿衡、沉廷扬、温体仁和周延儒等人辅政,这个阵容才是最好的,最少能保大明二十年太平。
明了一切的孙传庭早就有了准备,只是出兵收复西域这件事情,他还需要好好和朱由检商量一下。
“若是十九年夏季出兵,那以西域的情况,最少要南北出骑兵十营才行。”
“河西的情况,想要出骑兵七营,那最少要出民夫十万,驽挽马不少于十万,存蓄米麦不少于二百万石。”
“但单于行省的情况,想要出骑兵三营,这有些困难。”
孙传庭说到了河西的问题上,对此朱由检也早就在做准备了。
由于有乾隆收复西域可以作为参考,因此他一直在开发河西,避免历史上河西连两万兵马都养不起的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以河西的情况,因为有着火车的加持将会好处理不少。
眼下四川每年都盈余三千多万石米麦,只要天启十九年四川不经历旱情,那依靠火车运送二百万米麦前往河西并不困难。
朱由检和孙传庭担心的都一样,那就是单于行省的情况。
历史上清灭准噶尔的北路军比南路军过的要好,主要在于有喀尔喀三大部为清军游牧补给。
清军可以游牧补给,明军自然也可以。
“单于行省的问题不大,可以效彷蒙古人游牧补给,三营骑兵只需要带千余牧民,万余牛羊和六七万石米麦就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