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交趾叛乱

    第五百四十七章 交趾叛乱 (第3/3页)

是向广东求助。

    虽然从轮船行动快这点来说,向广东求助最方便,但陆地上的支援也慢不了几天,难不成交趾的兵马连几天都守不住?

    “卑职告退……”

    陆文昭作揖应下,紧接着缓缓退出了承运殿。

    在他退出的同时,朱由检也侧目询问起了王承恩:“官场的大挽马,大白猪,西洋牛育种如何?”

    朱由检之所以会询问这个问题,还是因为朱慈燃手书游记中写到了关于南方猪种的重量。

    对此,王承恩也笑着作揖回礼道:

    “大挽马已有十二万六千余匹,大白猪基本在北直隶推广,数量不下三百万头,西洋牛也在漠东、东海等地草原育种,数量不下十万头。”

    王承恩笑着开口,朱由检闻言也略微点头,询问道:“配种剩下的杂交白猪体重几何?”

    “约五百斤左右。”王承恩作揖回答,并且很高兴的解释道:

    “由于种猪较多,与本土的几种大猪杂交后,基本能满足六个月出栏一百五十斤,一年出栏二百四十斤,两年五百斤。”

    由于历史上有人试错,朱由检免除了许多试错的成本,直接选择了最佳育种的对象。

    五年时间看似不多,但对于上千头种猪来说,搭配两万育种的母猪,这个搭配足够他们繁衍出数百万子孙。

    只是数百万家猪只是看着很多罢了,没有后世那么丰富的饲料,它们长大的速度会慢上一些。

    眼下大部分小白猪都只有一百来斤,想要保障后续生长,只能添加成本。

    如王承恩所说,养两年才能养到五百斤,这两年时间,它们能吃掉两千多万石饲料。

    算上大明的其它牛马牲畜,在牲畜的谷物上,每年不下两亿石。

    如果放在之前万历年间的大明,或者说历史上小冰河期的崇祯年间,那别说给牲畜吃,这些饲料就是给人吃,那群饥民也会吃。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明的牲畜饲料基本都是从印度厮当购买去麓川加工,继而通过铁路和水运送往国内。

    朱慈燃的游记里,云南和两广吃肉最多,最频繁的原因就是在于它们是接触饲料的最近几个省之一。

    “购粮的事情准备的如何了?”

    得知了新物种的引进已经成功,朱由检也没有那么上心了,反而问起了最为关键的事情。

    “至眼下,皇店从各省转运六百三十七万石粮食储存江南三省。”

    “腊月应该能再调九百多万石,然后后续不断调粮,算上当地的常平仓粮,应该能再正旦节前夕达到五千万石常平粮。”

    曹化淳回答着朱由检的问题,对此朱由检却没有舒展眉头,显然不是很满意。

    “六月初一前,当地常平仓粮应该能达到九千万石左右,秋收之前达到一亿三千万石。”

    曹化淳接着补充了一句,这才让朱由检眉头稍稍舒展。

    大明的海上运力能做到每月输送数百乃至千万石物资,这已经是了不得的壮举了。

    当然,比起大明这十六年不断下水的船只总吨位,这点运力并不算什么。

    在有了旧港和东北的情况下,大型的木质货船每年都能下水上百艘,并且都是排水量一千吨以上的船只,足以运送数千石米麦。

    就这些货船,实际上就能够承载数千万石的运力,加上其它中小型货船,大明每年的海上运力是十分恐怖的。

    之所以眼下没有全部动用,就是因为船只不仅要运粮,还得要进行贸易和商品运送。

    大明的国库能有这么高的收入,是因为大明几乎垄断了境内的各种原材料和大宗商品,仅保留小宗商品和部分市场给民间商人。

    这是无奈之举,因为不这么做,朱由检就不可能在十六年的时间,让大明发展成现在这副模样。

    如眼下,单单说购买一亿三千万石粮食的银子就需要五千多,近六千万两银子。

    这样体量的银子,也就只有皇店这种国营机构能拿出,并且能填上账。

    同样的,这些粮食也只有到了朝廷的手里,那在流入市场的时候,才能保持“平抑”,而非“炒价”。

    】

    “按照眼下南直隶、浙江粮价跌回五百文左右来看,这些三百文、四百文买的粮食,运抵江南后,基本赚不了什么银子。”

    曹化淳在给朱由检上眼药,毕竟他也担心朱由检被今年皇店做粮食贸易得来的利益给冲昏头。

    不过他的担心是无用的,且不提朱由检的理念是救民,而非“理财”,单单明年的局势,他就不担心皇店会赚不了银子。

    北方的常平仓还有五千万石米麦,如果它们按照今年的价格卖出去,那皇店立马就能回血数百万两银子的纯利润。

    但问题在于,明年的北方,包括南直隶地区都将经历范围极大的旱情……

    南直隶,这个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将在未来三到六年内,经历一场漫长的旱情,而旁边的浙江和江西,也会时不时的遭遇全省性的灾情。

    南方水网罗密,肯定不至于像北方一样水浇田变旱田,但水田变水浇田是无法避免的。

    水田变水浇田,这就代表粮食亩产会打折扣,而对于人口稠密,本就粮食不足的江南来说,哪怕是一成的折扣,都能让数百万人吃不饱饭。

    “今年浙江大旱,亩产减了多少,有算过吗?”

    朱由检玩弄着指尖的朱笔,头也不抬的询问曹化淳。

    曹化淳不知道朱由检为什么询问这个,但他还是如实交代……

    “按照锦衣卫和地方官员汇报,应该是从二到四成不等,一些旱地绝收,只能被充作菜地。”

    “二到四成……”听到这话,朱由检想了想自己准备的粮食。

    除了三省同时大旱的那两年,其它时候应该都能挺过去。

    那两年是什么时候来着……是天启二十一年,还是二十二年……

    朱由检算了算时间,紧接着又算了算铁路修通和东北耕地开发的速度。

    朱由检脸上露出了一分凝重,这让王承恩和曹化淳不解。

    只是面对他们的不解,朱由检却喃喃自语着:“应该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