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双璧陨落
第五百四十二章 双璧陨落 (第1/3页)
“噼里啪啦——”
“彭彭彭——”
天启十六年九月初五,当鞭炮礼花声在辽北大地响起,大明第一条超过一千里的铁路正式竣工。
耗时六年零三个月的时间从北京北站经漠东省朵颜府,抵达辽东省沉阳府的京辽铁路全线通车。
大明选的这条路线并不好,如果选择的是从京城经过山海关,走辽西进入沉阳的路线,那京辽铁路根本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明来说,走关外的这条路线能够替大明实现关内与关外的串联。
京辽铁路的通车,代表从沉阳到京城,最短只需要二十个时辰,两天不到的时间,明军就能调动北直隶资源支援东北南部。
不仅如此,随着各条铁路的不断推进,眼下能够直达京城的省份已经有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南直隶、湖广、四川、河西、东海等一京八省。
这代表了京城成为了各省的物资转运中心,加强了京城对于各地的控制。
驻扎在顺天府的上直十六卫军一旦需要出发,他们可以在短短十天内准备好,五天内抵达上述任意一行省。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其它铁路的不断修通,中枢可实际控制的范围会不断延伸,不断地加强中枢力量。
铁路修抵的每一个地方,当年户籍统计的数量都会有不少的增长。
尤其是南直隶,在京辽铁路通车的半个月后,大明第一条长江大桥修成,北京火车可以直抵南京郊外。
两千一百里的距离,只需要二十六个半时辰就足以抵达,这让原本天高皇帝远的南京城和江南地区,成为了北京“脚下”的一个地区。
只要皇帝想,他完全可以在三天内抵达江南,然后在三天内赶回去。
如果说这还只是皇帝个人行为,那如果将皇帝换成都察院的官员,整个江南地区的士绅官员就该颤抖了。
曾经一年只能来一次的都察院“京察”行动,眼下完全可以每个月,每十天来上那么一次。
这对已经习惯了一年只忙碌那么几天的江南官员来说,就好像头顶悬着一把刀,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这刀会落下。
以前还能凭借经验躲一躲,但现在只能死死盯着它了。
不出江南官员的意外,当长江大桥修通的第二天,齐王下达了新的行政。
取消固定的京察,改为顺天府都察院不定时巡查天下各地。
这样的安排也就是说,朱由检将京察固定化,常态化。
他这一举动,天下官员比死了亲妈还难受……
只是,难受的只有官员,舒服的人则是百姓。
“真的有菜!”
“还是新鲜的!”
十月初九癸卯日,当吉林府吉林县东城区安定坊的皇店里传来嘈杂声,在这已经零下的东北平原上,生活在这里的百姓第一次在冬天看到了新鲜的蔬菜。
一颗颗从北直隶地里拔出来的大白菜,在经过两天的运输,成功送到了吉林县的皇店里。
虽然只是大白菜,并且价格比起其它三季的偏贵,但对于冬季几乎没有太多菜吃的吉林县百姓们来说,这些白菜可以说是他们冬季唯数不多能吃到的蔬菜。
从京城运送至吉林县的二十吨白菜,只在一个时辰内就被抢购一空。
不仅仅是白菜,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属于这个季节的商品都出现在了皇店的货架上。
穿着棉衣棉服的吉林县百姓喜笑颜开的带着买好的菜回家,这个曾经被努尔哈赤设为兴京的地方,眼下已经生活了六万多汉人移民。
曾经被努尔哈赤吭哧吭哧开垦出来的那些田地,眼下也被官府分发下去。
靠着东北的煤炭,以及后续规划成熟的城池布局,迁来的移民在冬季基本都能享受得到集中供暖的舒适。
当然,这种集中供暖本质上还是十九世纪的供暖方式,室内温度无法达到近代的标准,但即便这样,也比许多移民在曾经老家时要舒服多了。
吉林县都能如此,更别提南边的辽东了。
如眼下,闲赋在家已经好几年的黄龙便躺在书房里的摇椅上,手里拿着碗“酥山”食用。
比起几年前,他显得年轻了不少,白皙了不少,不过从将军变成勋贵,他还是经历了不少,比如那曾经平坦的肚子,此刻已经堆满了脂肪。
略微燥热的书房里,吃口酥山让人心情欢畅,便是黄龙都不由的哼唧了几声。
“这日子舒坦,过得人都不想挪窝了。”
吃完一碗酥山,黄龙将空碗放在了旁边婢女托着的木盘上,而坐在他对面,刚刚从旅顺港返回的李旦则是微微颌首,但随之又说道:
“殿下那边,似乎开始忙着加强朝廷在地方的控制了,瞧这架势,恐怕距离就藩也不远了。”
“就藩……”听到就藩二字,黄龙就本能的脸色难看了起来。
李旦见黄龙脸色难看,也不免安慰道:
“下官询问了一下瀛洲的海军弟兄,眼下齐国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
“只是五年的时间,齐国那边就已经能自给自足,而且能人人吃肉,天天吃肉,耕地开垦的速度也是以每年几十万亩的速度在飞速开垦。”
李旦说这些话的时候,一些婢女和侯府的掌事忍不住看向了他。
天天吃肉,人人吃肉……别说辽东侯府,就是皇宫也做不到。
这样的话从他口中说出,不由让人觉得他是不是在说谎。
不仅仅是婢女们,就连黄龙本人都呈怀疑态度:“天天吃肉?哪有这么好的地方。”
“下官最初也不相信,但眼下来看,确实如此……”李旦叹了一口气,紧接着简单介绍了一些齐国为什么能天天吃肉。
说白了,就是当地的野牛太多了。
在大明,哪怕加上整个草原都找不出百万头野牛,但在齐国,野牛的数量是数千万头。
它们不仅数量多,重量也比大明的野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