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方大旱

    第五百一十九章 北方大旱 (第3/3页)

三个省四个月的移民数量就达到了七十余万,如果每四个月都能达到这样的规模,那一年就得有二百多万百姓投奔东北。

    要知道,哪怕清末的闯关东,人数最多的时候,也不过闯出了一个一百三十几万的数额罢了,尽管那是百姓自发和地方官府招募的结果,和大明这种朝廷组织迁移不同,但也足以说明三省的情况到了什么程度。

    “陈奇瑜、王纬、范景文三人有什么说的吗?”

    得知三省百姓四个月迁移走了七十多万,朱由检趁着性子询问三省布政使的态度。

    对此,毕自严虽然知道叹气有伤士气,但他还是忍不住叹气道:“陈玉铉(表字)、王照堂二人皆上疏称羞愧,未能预料灾情如此,以至于府库平抑不足。”

    “至于范梦章也是上疏羞愧,称无颜担任山西布政使。”

    二月的时候,陈奇瑜和王纬还口口声声说河南和山东不仅能自行赈灾,还能调粮外借。

    结果眼下大旱彻底爆发,二人立马傻眼了。

    他们又哪里知道河南和山东的灾情会一下子严重如此。

    这点,朱由检也不怪他们,毕竟历史上这一年的大旱,直接让河南从人皆富裕变成了“人相食”的惨烈景象。

    朱由检记得很清楚,他看明末《河南杂记》的时候,作为喜欢记录农村小民生活的作者第一年还在写老农在村里参加婚宴,大手一挥就是几十文的礼钱,结果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河南就爆发饥荒,成了“地无草,河无水,树木无皮人相食”的景象。

    原本它只是书本上的一段文字,结果现在却爆发在了朱由检的面前,需要他耐心处理。

    陈奇瑜做的已经不错了,最少河南眼下还没有爆出“人相食”的惨桉。

    “幸得河南百姓曾经接受过数年的迁移,因此旱情爆发之初便人人迁移,不然恐怕眼下……”

    毕自严的话说出了朱由检的心声,而闻言的朱由检也只能说道:

    “把关外迁移的政策继续宣传,如果可以,百姓可以选择举村迁移,路上的火车费用全免,无须迁移铁牌。”

    朱由检怕制作迁移铁牌来不及,毕竟四个月迁移七十几万人,等同每天要迁移好几千人,以地方衙门的情况,恐怕早已忙得焦头烂额了。

    这种时候还凭着铁牌才能乘车,那就是逼着百姓走路去东北。

    眼下是五月,坐车去还好说,最少能在冬季前安顿下来,但如果走着去,那等走到东北的时候都已经晚秋乃至冬季了。

    那个时候去东北,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冻死。

    朱由检相信迁移也是有上限的,三省的水田数量在那里放着,旱情虽然严重,但顶多就是让旱田变得更旱,水浇田变旱田,水田变水浇田。

    以三省的水田规模,即便退变为水浇田,也能养活不低于一千万百姓。

    加上明年旱情会有一个缓冲期,想来等到明年,局势不会如眼下那么糟糕。

    “关外三省的人口如何了。”

    “漠东已有二百六十余万人,北山不变,东海二百七十余万人,还有二十几万在路上。”

    朱由检询问,毕自严回答,二人的话直白简洁,但也充斥着许多问题。

    不算北山和辽东,漠东省和东海省的耕地面积只有八百四十余万亩,而由于小冰期,当地的粮食亩产仅有七斗。

    眼下两省的人口虽然是五百六十万,但以关内旱情的情况来看,两省人口在年末突破六百万人口并不奇怪。

    以大明赈灾的口粮来说,大口三斤,小口一斤半,那这六百万人的口粮最少得两千二百万石,才能保证他们有力气开垦并且活下去。

    然而,漠东和东海省的耕地只有八百四十余万亩,亩产七斗,继而两省总产不过六百万石不到,剩下还有一千六百万石的缺口,朱由检得去哪里找?

    “今年……瀛洲和旧港、交趾能分别挤出多少粮食。”

    朱由检询问毕自严,毕自严做足了功课,也知道朱由检会询问这三省,因此看着笏板上的三省布政使司推算数额说道:

    “瀛洲能挤出八百万石已经是极限,交趾能挤出一千万石,旧港能挤出一千三百万石,不过近年来,交趾的粮食一直供应南方各省,加上此次江南洪涝,恐怕难以抽调。”

    “至于旧港,其粮食虽多,但距离北方过于遥远,恐怕不等粮食运抵北方,便早已发霉腐烂了。”

    “唯一的办法是把旧港粮食运往交趾,然后额外从交趾当地购买粮食运往广东,将广东粮食运往南直隶的同时,从南直隶买粮运往辽东旅顺。”

    “这样一来,每个地方的粮食都只需要在海上漂泊半个多月就足够,不影响食用。”

    “唯一的弊端便是,如此以来,原本两省的两千三百万石粮食会在不停倒卖中消耗掉三到五成,能运往北方的只有不到一千万石。”

    毕自严给出了朱由检一个损耗高达一千三百万石米麦的方案,但朱由检却看向了殿内一直听着议事的王承恩。

    “承恩,蒸汽木船有多少艘下水了?”

    “这……”听到这话,王承恩迟疑了一下,然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只有军备院用来做实验的二十艘蒸汽船只可以下水运货,但而十艘船只的运量不足三万吨,约二十万石左右。”

    “从旧港运粮前往旅顺需要多久?”朱由检直接询问。

    “算上补充煤水的时间,约二十天左右……”王承恩的回应,让殿内的毕自严、温体仁等人不敢置信。

    要知道,大明的船只想要从旅顺前往旧港,最快的时候也需要两个半月,也就是七十几天。

    现在王承恩一开口,直接就是二十天,让他们如何不惊讶?

    只是不等他们惊讶,朱由检便舒展了眉头下令道:“调用军备院的船只参与运粮,命旧港运粮前往交趾,从交趾换粮后运往广东囤积,等待军备院船只运粮北上。”

    “殿下,即便这些船只速度快,但它们的运量太少了……”毕自严闻言连忙打断,但朱由检却摆手道:

    “运量少可以慢慢运,北直隶和辽东、瀛洲三省的粮食只要能撑到冬季结束就足够。”

    说罢,朱由检不再说,毕自严也不再质疑。

    说白了,对于灾民来说,有得吃总比没得吃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