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乱世用重典

    第五百一十章 乱世用重典 (第2/3页)

多大变化。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很快接受了朱慈烺的存在,至于袁禧嫔生的女儿,他则是取名为朱媺媛。

    对于没能生儿子,袁禧嫔很遗憾,毕竟只要他能生下男嗣,齐王世子就有了。

    不过也好在她没有生男嗣,如果她生下了齐王世子,那恐怕许多官员都要开始站队了。

    眼下朱慈烺虽然出生,但他毕竟是庶子,在没确定袁禧嫔是否能生下世子前,不会有人轻易站队朱慈烺。

    “好了,抱回存心殿吧。”

    停下手中拨浪鼓,朱由检把朱慈烺递给了旁边的一名女官。

    只是一离开朱由检的怀里,朱慈烺就开始作势要哭。

    不等他哭出来,一个奶嘴就塞到了他的嘴里,一时间他的注意力就被这物件给吸引了。

    天然乳胶的奶嘴无毒无害,这也是朱由检敢于用它的原因。

    女官抱着朱慈烺很快离开了承运殿,而朱由检也让王承恩把今日的奏疏给拿了过来。

    三百多本奏疏被搬上桌,每一本都关乎地方生死。

    朱由检按照惯例拿起了北镇抚司的奏疏,第一本的内容便是林丹汗西迁和林的事情。

    “这个虎兔墩,虽然兵马强盛,不过想要和固始汗争斗,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望着奏疏内容,朱由检摇了摇头,坐在远处处理官场文册的王承恩闻言也好奇询问:“殿下,为何不趁这个时候出兵,扫平漠北?”

    “漠东省的实力不足,暂时不能动兵。”

    朱由检摇了摇头,他不想在即将大旱的背景下动兵,更何况漠东省的人口、耕地还不足以发动远征。

    哪怕是清朝,对于漠北蒙古,前期基本也只是联姻联盟的方式,直到乾隆年间灭了准噶尔,才以东北、西域两个方向威胁着漠北蒙古,致使他们服软。

    古今往来,历代王朝想要彻底征服漠北,都得先征服西域。

    强如李世民手中的大唐,也只是短暂击败东突厥,然后拿下西域后,才联合回纥灭亡了西突厥。

    大明走的路子不能以击败为主,而是要彻底灭亡对方,将漠北纳入大明的疆域。

    明代的西域环境比唐代恶劣数倍,因此即便拿下西域,也不一定能支持军队北伐收复漠北。

    与其这样,不如大力发展漠东省,让漠东省的人口耕地不断增长。

    后膛枪出现后,明军想要对付游牧民族就轻松多了。

    只要漠东省能支持一万明军横穿漠北,那大明就能击败喀尔喀三部的同时,在漠北筑城,以漠东省养漠北之民。

    拖拉机的出现,可以说让大明想要开疆守土的投入降低了许多。

    如漠北这种地方,只需要打下后驻兵四营,然后迁移几万百姓,发放上万台拖拉机,那不用三年的时间,当地的军队和百姓就能自给自足。

    对于漠北,朱由检眼下还不能动手,因为即便拿下当地,也需要迁移百姓和军队,并且前期还得靠其它省份输血。

    哪怕只有军民七八万,那每年也得吃四十几万石米麦,眼下的漠东省都得靠北直隶接济,何谈接济漠北。

    因此,彻底占领漠北,就要先大力发展漠东。

    同样,想要从东西伯利亚进军中西伯利亚,也需要北山为北山驻扎的兵马提供补给才行。

    “运送北山的拖拉机有多少了?”

    朱由检一边处理着奏疏,一边询问王承恩,王承恩闻言也急忙说道:

    “前后已经运过去两千多台,冬月和腊月回相继运送五百台前往。”

    “等到四月开春,北山的拖拉机应该能有五千台。”

    “明年开始,每年正月、二月、三月和四月,拖拉机运送北山。”

    “五到八月运送齐国,九到腊月运送旧港。”

    “以眼下的移民速度,麓川的熟田应该还能撑三年,算上劳改工开垦的熟田,撑四年应该不是问题。”

    “所以四年后就得着手为麓川发放拖拉机,让劳改工开垦生田,化作熟田后发给移民。”

    王承恩说着他对拖拉机发放的布置,整体来说比较安排的不错,基本不影响各地的开垦。

    “第一批工业区已经全部投产,下个月开始会建设第二批十二个工业区,大概三年后,两批工业区能年产一万八千台拖拉机。”王承恩补充了一句。

    一万八千台拖拉机,对于大明来说已经数量不少了。

    单纯使用拖拉机都能开荒二十几万亩地,而且这个数目会不断增加,毕竟每年都有新的拖拉机投入使用。

    不出意外,六年后大明的第三批工业区也会投产,三批工业区年产拖拉机的数量不会低于八万,比朱由检去年预估的还要高一些。

    这前前后后加起来,差不多七年后大明拥有的拖拉机是十二万台,不过这其中有近四万台在齐国,在大明的只有八万多台。

    但从第八年开始,大明每年新增的拖拉机就是八万台,按照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十年后的大明年产十几万台并不奇怪。

    利用这些拖拉机,大明想要开发麓川、交趾、旧港、关外三省和西域、漠北就轻松多了。

    至于齐国,七年后的齐国应该也能养民四五十万了,加上自己的工业区投建,恐怕齐国会先进入中农经济和大农场经济。

    使用劳改工开荒,移民耕种,这个办法对于大明和各藩国来说都有用。

    三个劳改工加一台拖拉机,每年就能开垦出十五亩耕地,养活三四个百姓。

    这么看来,瀛洲的劳改工估计仅仅只只够齐国使用,毕竟还有铁路建设什么的等着他们。

    想到这里,朱由检想起了麓川和南州、旧港的劳改工。

    麓川和旧港还好说,倒是南州也差不多可以用劳改工加拖拉机这个组合来大批量开垦田地了。

    “南州的情况怎么样了。”朱由检阔别多年,第一次询问起了南州的情况,这让王承恩也愣了愣。

    不过,他很快从文册之中找到了关于南州情况的介绍。

    “回殿下,眼下南州有三府九县,一共有流放之民四十七万有余,驻扎兵马共两营六千人,当地的土人劳改工有三十余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