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筹备南征
第三百一十一章 筹备南征 (第3/3页)
加上南军都督府如果解决了安南、南掌和占婆,直接就接壤暹罗、甘孛智和东吁。
到时候除了接壤不足五百里的东吁需要南军都督府防守外,剩余地方都不太需要的五十多个拱卫营的数量。
这种时候抽调三十个拱卫营守卫旧港、交趾和南掌就足够,剩余的二十多个拱卫营都可以调拨出去。
朱由检也不打算按照人头来计算了,而是准备统一给出一口价。
“请一营拱卫营,一年二十万两银子,一哨四万两,战死一人藩王发抚恤银二百两。”
朱由检对着毕自严开口,而毕自严算了算,这么一来价格就有些偏高了。
别的不说、单单战死一人二百两的抚恤银,看似不多,但对于一些郡王来说,如果战死了上百个士卒,那就需要支付两万两银子的抚恤银。
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承受之痛,并且也根本拿不出来。
“抚恤银……有些多了。”毕自严硬着头皮开口:
“如果抚恤银这么制定,恐怕许多郡王都拿不出这笔银子。”
“郡王确实拿不出来,他们手中少者只有几万两,多者也不过三四十万两银子。”朱由检侃侃而谈:
“不过、他们银子不够,当地的土人手里可是有很多。”
“只要他们想,始终有银子和黄金在等着他们。”
朱由检这话算是说的很直白了,就是鼓励弱小的郡王赶苗拓业。
对于毕自严这种人来说,朱由检的这种观点他并不认可,但他也知道,他的不认可并不能做出什么改变。
“这点,下官会和诸藩们说清楚的……”毕自严做出了回应,而朱由检则是继续道:
“迁移百姓的银子,还是按照十两银子的标准。”
“下官知道了。”毕自严有些不太想谈这件事情,而朱由检也能看出来。
对于毕自严的抵触,他并不奇怪,明代官员有的极端,有的温和,有的锐意进取,有的安图太平。
人有千种,各种不同,他不可能要求毕自严和自己想的一样,他只需要毕自严好好做事就行。
因此、他也不再强迫毕自严,而是对他道:
“事情就是这样,对于北方番薯和马铃薯的种植,这点需要好好上心。”
“若是爆发了蝗灾,番薯和马铃薯会是救命的东西……”
“下官知道了,谢殿下赐教。”
毕自严缓缓起身,对朱由检作揖行了一礼后,便在朱由检注视的目光中,缓缓退出了书房。
在他退出一盏茶后,王承恩才不平道:“这毕自严也是和文官的臭脾气一样。”
“很正常,毕竟是读的圣贤书……”朱由检拿起了文书,下意识回答。
不过在他回答之余,他忽的顿了顿,然后表情古怪道:“圣贤书……”
他忽然想起了一些人,尤其是山东曲阜的那群人。
“山东走私朝鲜硝石的商人中,没有跟孔府打交道的吗?”
朱由检抬头对陆文昭询问,而陆文昭则是摇头道:
“这倒没有,孔府主要还是在旁系侵占百姓田地这点有不少罪证,走私这块通常是齐党的官员。”
“那倒是有点可惜……”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不过却又在下一秒,用悻悻然的语气道:
“侵占百姓田亩的罪证也不小,乘机抓一批人吧。”
“额……是”陆文昭为之语塞,没想到自家殿下连衍圣公的旁系都敢抓。
不过他转念一想,似乎又觉得没有那么让人值得惊讶,毕竟自家殿下连自己这么多没出五服的亲戚都在算计。
“洪承畴准备的如何了?亦东河城有没有发现建虏的不对劲。”
朱由检一边处理军报,一边询问起了陆文昭,而陆文昭也作揖道:
“洪经略已经从四川、广东、贵州各自抽调不同人数的拱卫营。”
“五月初十,各营兵马必须抵达云南广南府、临安府,广西思明府、南宁府、太平府。”
“目前来看,洪经略暂时只调动了四十营兵马,约十二万一千人左右。”
“不过、广西廉州府的合浦港临时聚集了七营兵马,约两万一千人。”
“云南的元江府、车里府、孟艮府分别驻扎两营兵马,合计六营,约一万八千人左右。”
“此外、海军都督府的六卫兵马也分别驻扎在了万州海域(西沙群岛)和万里石塘(南沙群岛)。”
“南军都督府的十二营拱卫营已经接管了旧港各府,正在弹压当地图谋叛逆的土人。”
“目前牵动的兵马数量在十九万,云南、广西和四川三地各自招募了数量不等的民夫。”
陆文昭汇报完毕,而朱由检闻言却抬头道:
“我朝在安南有多少百姓?”
“大约,三万余人……”陆文昭沉默片刻后给出一个数字。
朱由检闻言,微微皱眉后才道:
“让洪承畴在粮草筹备后速战速决,一个小小的安南,我需要在明岁秋收前听到他的捷报。”
“战事开打前一天,通知当地百姓撤向沿海,告诉洪承畴,海军六卫兵马要先保护大明在当地撤离至海岸的百姓。”
朱由检很清楚,这三万多人如果战事爆发,那一定会有不少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眼下他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扶贫干部了,而是齐王,是大明的五军大都督。
按道理来说,他不应该通知这三万人,因为这样容易暴露军情。
但如果他不通知,那他和齐楚浙宣昆五党的官员有什么不同?和纯粹的政客又有什么不同?
他不想成为把百姓性命当做草芥的人,淮北大饥的时候他没有能力,而眼下的他有能力,便不会漠视……
“殿下……”陆文昭欲言又止。
“下去吧……”朱由检打断了他。
显然、陆文昭也清楚这样做不好,可他也清楚,这一点也是朱由检和大明历代皇帝不同的地方。
他是一个有人情味的人,这也是满桂和孙应元,陆文昭他们想扶持朱由检的原因。
大明朝没有人情味的官员、皇帝太多了,只有这种有人情味的人,才能给他们这群自宋代开始地位低下的武夫安全感……